汉寿龙池试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年级历史(理科)科目问题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2=80分)1、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追根溯源,以下思想家中提出了系统法治理论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3、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A、“仁政”的思想B、“民本”的思想C、“性本善”的思想D、“致良知”的思想4、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A长安、太学B洛阳、书院C南京、国子监D曲阜、孔庙5、“今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为此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C、仁政思想D、三纲五常思想6.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7、“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出现于8.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赏看风景时,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9.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挑战正统,提倡个性B.批判专制,否定帝权10、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下列那些学派的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①道家②墨家③阴阳五行家④法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继承B、否定和改造C、继承与发展D、内容的创新12、“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上述观点应属于()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13、儒家思想在何时开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A、秦朝B、西汉C、北宋D、南宋1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5、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打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6、下列有关宋代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是儒学者重塑儒学合理方面方面的结果D、和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相对而立17、下列书籍,那一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A、《春秋》B、《春秋繁露》C、《四书章句集注》D、《论语》18、下列不属于王阳明的思想是()A、“心外无物”B、“致良知”C、“知行合一”D、“格物致知”19、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中,对君主专制批判最为激烈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20、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21、.“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乃是出于无知。”主张“知识就是道德”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2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A、泰勒斯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3、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A文人画B山水画C花鸟画D油画24、《清明上河图》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绘画艺术的发展B城市工商业的繁荣C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D市民阶层的广泛25.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26、.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A.陈子昂B.杜甫C.李白D.白居易27、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