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选择题123456789101112ABBBADDBADC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ADBBACBADCC2526272829303132333435DBBCDABDCBB非选择题36.(1)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每小点2分);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每小点2分);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每小点2分)(本题共12分)(2)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每点2分,本小题共6分)(3)索契南临黑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迎风坡降水量大;北临高大山脉(大高加索山)山地积雪量大。(每点2分,本小题共4分)(4)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光照较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冻土、沼泽广布,不利于农耕。(每点2分,本小题共6分)(5)自然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平均,河流径流量变化小;最冷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流量大(每点2分,任意答对四点给满分。)(本小题共8分)37.(1)①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2分)②促进了日本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2分)③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等科技的发展(2分)④增进了日本对中国文化(唐文化)的了解和向往。(2分)(2)①用西洋器物引起皇帝及官绅们的兴趣。(2分)②广泛结交朝野人士。(2分)③语言、装束、礼仪等顺应中国的习惯。(2分)④介绍西方科学技术。(2分)⑤融合东西方思想文化。(2分)(3)①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占领了中国的教育阵地。(2分)②扩展了教会势力,培养了传教助手,便利了列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2分)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2分)④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2分)⑤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4)①宗教往来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冲突。(1分)②宗教往来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接触与传播、了解与交流、融合与发展。(3分)38.(1)①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选择。(3分)②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分)③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或落实科学发展观)(3分)(如答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也可酌情给分。)(2)①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成本上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高于发展中国家。(3分)②对发达国家而言,碳交易有利于降低减排成本,从而减轻减排压力。(4分)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行碳交易有利于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降低消耗和污染,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4分)(3)①国家要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减排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2分)②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减排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力度。(2分)③履行文化职能。(2分)推广低碳技术;宣传低碳消费理念,树立节能环保意识。(2分)④政府还要履行好对外交流和合作的职能,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借鉴他国的有益的经验。(2分)39.(1)①日本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2分)②成因:同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以西,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较大。(2分)③中、日两国该气候类型的不同点:日本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中国气候大陆性明显(每小点1分,共2分):气温:与日本相比中国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每小点1分,共2分);降水:日本年降水量较平均,变率小,中国年降水量变率大。(2分)原因:①日本是岛国,处于海洋包围中,受海洋气团影响,气候海洋性较明显;(2分)②中国背靠亚欧大陆,气候大陆性明显,受海陆热力性差异影响较大。(2分)(2)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2分)不同:①种植面积(规模):中国较大,日本较小;(1分)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