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中只有一个合适选项,将答题卷上对应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涂黑。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大小可能比路程大。2.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后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出现的最大值分别是()A.2πR,2πRB.0,2πRC.2R,2RD.2πR,2R3.2004年8月27日21点30分,中国选手刘翔在奥运会田径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2秒91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如果测得刘翔起跑的速度为/s,12秒91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s,那么刘翔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sB./sC./sD./s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sB./sC.12m/sD./s5.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计算机扫描仪输出的该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2t2+4t(m),则根据此函数式可以得到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0、4m/s2B.4m/s、2m/s2C.4m/s、1m/s2D.4m/s、4m/s26.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9mB.18mC.36mD.27m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中有两个合适选项,将答题卷上对应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涂黑。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不选均不得分。)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8.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下落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距离保持不变;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C.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D.乙球相对甲球做匀加速运动。9.“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为家喻户晓,也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为“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在时间t0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比兔子早出发;B.在比赛过程中,兔子和乌龟均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时刻t0乌龟和兔子的位移相等;D.在比赛的过程中,乌龟和兔子总共相遇了2次。10.一物体从A点到达B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B中点的速度为v1,在这过程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A.作匀加速运动时,v1>v2B.作匀减速运动时,v1>v2[C.作匀加速运动时,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