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胰岛功能减退表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的定义高血糖综合征: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尿病有几种类型糖尿病有几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最常见,占患者总数的90~95%)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依赖口服葡萄糖(或馒头)耐量实验时测定的血浆胰岛素或C肽释放曲线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大体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30岁中老年起病急缓慢症状中、重轻、中体重减轻、消瘦不减、肥胖多见酮症酸中毒易发生不易发生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年龄年龄传遗传遗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肥胖、长期肥胖、长期摄食过多、运动少摄食过多、运动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糖尿病偏爱哪些人糖尿病偏爱哪些人糖尿病糖尿病年过年过4040岁者岁者有糖尿病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族史者肥胖者肥胖者分娩过分娩过88斤以斤以上大胎儿者上大胎儿者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血脂、血尿酸异常者血脂、血尿酸异常者有过胰腺疾病者有过胰腺疾病者吸烟、酗酒者吸烟、酗酒者缺乏体力缺乏体力活动者活动者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10年后,有年后,有3030%-%-4040%的患%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因此,务必要警惕“糖尿病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因此,务必要警惕“糖尿病之祸”。之祸”。40%-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约有约有22%的患者在发病%的患者在发病1515年年55%-%-1010%的患者在发病%的患者在发病2020年年糖尿病之祸2007年全球约2.46亿人患糖尿病,46%为40-59岁劳动力人口。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亿,其中80%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最新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4100万人。在20岁-70岁的人群中,男性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2%,比女性和总人口的发病率均高出约2%。男青年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的主力军。加强防范刻不容缓加强防范刻不容缓糖尿病之祸糖尿病之祸触目惊心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随时会发生的急性并发症随时会发生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长期积累发生的慢性并发症(1)长期积累发生的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中风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足坏疽长期积累发生的慢性并发症(2)长期积累发生的慢性并发症(2)微血管并发症神经并发症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感觉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合理饮食指南糖尿病合理饮食指南“饮食治疗”是基础减轻胰岛负担减轻胰岛负担维持正常体重维持正常体重平衡血糖平衡血糖控制病情控制病情油类奶类肉蛋类蔬菜谷类膳食纤维的益处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标准:每人每天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为:30~40g欧洲共同体食品科学委员会推荐标准:每人每天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为:30g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刺激结肠内的发酵,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降低餐后血糖和/或胰岛素的水平。——食品法典委员会2004年第26届会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人们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人们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推荐:糖尿病患者推荐: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合理选择食物,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合理选择食物,控制饮食,并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注明总碳水化控制饮食,并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注明总碳水化合物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值。合物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值。《《IDF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指出:指出:用血糖指数(用血糖指数(GIGI)评价饮食对于餐后血)评价饮食对于餐后血糖的负荷。高糖的负荷。高GIGI食物与食物与2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独立相关。低血糖指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独立相关。低血糖指数饮食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更为缓慢,有益于控数饮食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更为缓慢,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制餐后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