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杨海梅定义分型发病率病因与发病机制症状检查与诊断治疗护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为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指成人在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为成人10秒以上,儿童2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pneaindex,A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则是指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SAS。呼吸暂停Apnea指口和鼻气流均停止至少10秒以上低通气Hypopnea呼吸气流降低至正常气流强度50%以下,并伴有4%氧饱和度(SaO2)的下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指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的次数鼾声(snore)——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冲击咽粘膜边缘和粘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响度在60dB以下的鼾声往往属于正常现象。鼾声是OSAS最突出的一个症状。鼾症(snoringdisease)——鼾声响度超过60dB以上,妨碍上呼吸道呼吸气流的通过,影响同室休息或导致他人烦恼时则称鼾症。分单纯型和憋气型。分型中枢型(CSA)阻塞型(OSA)混和型(MSA)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病因与发病机制㈠引起OSAS的常见因素解剖因素①鼻和鼻咽部阻塞: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肿瘤、腺样体肥大和鼻咽肿瘤。②口咽狭窄以及软腭和腭垂过长者,Ⅱ°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颌畸形等;肥胖:肥胖是导致OSAS的常见原因。颈、咽部组织肥厚拥挤,易导致呼吸道阻塞。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25kg/㎡;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老年期组织松弛,肌张力减弱,致使咽壁松弛、塌陷而内移,引起打鼾或OSAS。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家族史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药物长期重度吸烟;其它相关疾病:内分泌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声带麻痹、其他神经肌肉疾患(如帕金森氏病)、长期胃食管返流等。㈡发病机制正常呼吸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此种气体交换的关键是喉以上的上呼吸道,能够使气流通畅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这段气流受阻,就出现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的病理生理变化睡眠打鼾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张口呼吸、睡醒咽干舌燥呼吸暂停胸腔内负压增加食道返流打嗝、烧心、咽炎窒息觉醒血氧降低血二氧化碳升高血酸度增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片断睡眠不宁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肾功能损害红细胞生成增多动脉硬化加速体循环血管收缩肺循环血管收缩心律不齐睡眠质量下降辗转翻动易诱发癫痫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糖、脂肪代谢紊乱、肥胖性欲减退夜尿增加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栓塞脑卒中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律失常猝死白天嗜睡、神经精神症状白天症状:嗜睡困倦乏力晨起血压升高和头痛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管返流引起烧心、胸骨后疼痛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夜间症状:打鼾躁动、多梦呼吸暂停(有些患者可突然被憋醒,突然坐起或有身体翻动、四肢乱动等现象)缺氧,口唇紫绀、脉率不齐梦游、遗尿、阳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继发症状心律不齐室早窦速/窦缓慢性阻塞性肺部病症等体检及常规检查项目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体格检查:包括颈围、血压、评定颌面形态、鼻腔、咽喉部的检查;心、肺、脑、神经系统检查等红细胞计数、HCT、MCV、MCHC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为进一步明确上呼吸道阻塞部位,可作头颅X线、CT扫描或MRI检查内窥镜检查如用纤维喉镜、鼻内窥镜等器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原因及部位。X线头影测量(包括咽喉部测量)多项睡眠描记图包括脑电图、眼动电图、心电图、口腔气流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