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促进自然分娩新进展2促进自然分娩母婴保健质量提高助产技术节约资源成本保障母婴安全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助产技术是影响母婴健康的关键环节之一3Doctor正常分娩难产母体/胎儿有危险一般的助产Midwife助产士与医师的分工协作是保障产时安全的关键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全球(包括亚洲、非洲和南美洲)24个国家,373个医疗机构(2004-2008),平均剖宫产率为25.7%;WHO要求控制的警戒线为15%;助产技术是提高自然分娩的主要手段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5亚洲各国的剖宫产率05101520253035404550Cambodia(5565)China(14541)India(24682)Japan(3300)Nepal(8489)Philippines(13295)SriLanka(15024)Thailand(9745)VietNam(13309)Figure2ProportionsofcaesareandeliveriesbyfourclassificationsandcountriesProportioncaesareandeliveries(%)IntrapartumwithindicationsIntrapartumwithoutindicationsAntepartumwithindicationsAntepartumwithoutindications警戒线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01020304050607080CHI37CHI26CHI25CHI35CHI16CHI36CHI24CHI33CHI13CHI23CHI21CHI32CHI15CHI11CHI27CHI12CHI14CHI34CHI22CHI17CHI31医院%产妇要求医学指征中国21家医院平均剖宫产率为46.5%,最高68.6%,最低23.4%;且首位指征为“产妇要求”,占37%;(2007-2008)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率增高,影响母子近远期的健康:RDS、切口妊娠、胎盘穿透、切口假腔等;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1997年,英国统计剖宫产率每增加1%,费用增加$950万;我国的基数?)成为重大公共卫生的问题,影响国家的惠民政策实施;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政府关注:2010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卫生部妇社司的领导下,在全国开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世界瞩目:2011年承担了“卫生部/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促进自然分娩”和“加强助产教育,改善妇女和新生儿健康”2个项目地方配合:许多省市采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费用一个支付标准,剖宫产率成为产科评价的关键指标。一、助产技术与提高自然分娩的关系自然分娩(正常分娩)分娩自然发动,从分娩开始到整个分娩过程都保持低风险(没有合并症)。婴儿在妊娠第37周至42周经头位自然娩出。分娩后产妇和胎儿状态良好。二、自然分娩的界定自然分娩的界定妊娠的风险状态评估:各国、地区及孕产妇个体差异大;分娩的全过程:与孕产妇个体、助产技术等密切相关;低风险和高风险;正常分娩和难产;母子安全与潜在的危险等可随时转换。正常分娩在产前和产时无法界定,只能在分娩后才能确定分娩是否正常!二、正常分娩的界定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欧美等国家将正常分娩中临床实践行为分为四类:A.应鼓励的,明显有益的临床实践;B.应淘汰的,明显有害或无效的临床实践;C.应谨慎使用,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实践;D.经常不恰当使用的临床实践;三、正常分娩中临床实践行为的分类A.应鼓励的,明显有益的临床实践:为每个妊娠妇女制定分娩计划,确定分娩地点和责任人;妊娠和分娩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分娩的全过程中观察生理、心理状态,并给予及时支持;在分娩全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口服补液;尊重妇女知情选择分娩地点,尽可能多地提供她们需要的信息;分娩过程中采用非侵入性的,非药物的方法缓解疼痛;三、正常分娩中临床实践行为的分类A.应鼓励的,明显有益的临床实践:合理使用胎心监护仪,给产妇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自由体位和自由活动;仔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使用产程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鼓励、支持非仰卧位分娩;阴道检查、胎儿分娩期间和处理胎盘时应使用手套,脐带要消毒;第三产程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常规检查完整性;注意新生儿保暖,生后半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指导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喂哺。三、正常分娩中临床实践行为的分类B.应淘汰的,明显有害或无效的临床实践:常规产前的灌肠、剔除阴毛、备皮分娩中常规静脉输液通过直肠检查宫口开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