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利弊夏军,水文学家,他发展了非线性时变系统水文学途径,提出了一种发展中国家协调流域防洪防污矛盾和河流生态调度新的水系统方法……这是水利人的第187篇文章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科学大道100号宇柏凝-回不去注:本文发表于《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1月,第31卷第1期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利弊夏军1,高扬1,左其亭2,刘晓洁1,陈庆美1,窦明2(1.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郑州450001)【摘要】随着水资源以及水环境健康的恶化,河湖水系连通性作为河流健康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中被着重提出。目前,中国对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主要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定义、分类、评判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水环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一阐述。分析表明:维持水系连通可以明显地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维持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障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河湖连通也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①原本水质好的河流和水质相对较差河流连通后降低原来河流的水质;②加剧连通河流中物种及鱼类等生命体的竞争;③水量充沛的河流支援水量不足的湖泊,将减少该河流的有效可利用水量;④导致水面蒸发量减少影响地表及陆地的水循环,影响地区的气候变化;⑤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河湖连通将导致下游地区河湖泥沙及淤积量急剧增加。【关键词】水系连通性;河流健康;水环境;生态效应1引言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及水环境健康的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河湖水系连通的重要性,在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中水系连通首次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被提出来[1-2]。但由于河湖水系、水文、地形和地貌特征的复杂性,使得中国的河湖连通战略不能简单模仿国外的成功案例,仍需要进行反复的验证与调研。2010年9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国务院加快水利建设专题会议上着重指出:“抓紧建设一批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重点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以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和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同年,水利部陈雷部长在部署“十二五”规划工作中也着重强调:“深入研究河湖水系连通、水量调配和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发挥河湖水系的综合功能,实现水量优化调配”。目前,中国可供研究的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成功案例较少,尤其对水系连通性及其环境影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专门讨论河湖水系连通性及其对河流健康影响的相关报道也较少。因此,本文阐述了河湖连通的战略意义和特征,以加深水系连通对中国水环境生态健康的影响机理的认识,为中国“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河湖水系连通的健康发展、各流域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支撑。2河流分类与水系分布中国河流水系主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图1),前者是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后者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河流水量占全国总水量不到5%。外流河主要包括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以及北冰洋水系。太平洋水系的主要河流包括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印度洋水系的主要河流包括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主要是额尔齐斯河。其中国际性河流主要包括黑龙江、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外流河的水系特征见表1。中国的内流河包括塔里木河和黑河,内流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下渗多;水量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再加上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内流河的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断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3-5]。而根据河流水流的补给条件又划分为下列8大类型[3,6]:①东北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并有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②华北地区以雨水或地下水补给为主,并有少量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③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雨水补给的河流;④西北高山地区永久性冰雪融水或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及雨水补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