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杨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支气管扩•支气管内径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张称为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病因:•先天性:如先天性囊状支气管扩张、IgA缺等;后天获得性:慢性感染、分泌物淤积和长期咳嗽、肺不张和纤维化。•分为四型:①柱状扩张;②囊状扩张;③曲张型扩张。•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咳血为三大主要症状。•主要发病机制是:•①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②分泌物淤积与长期剧烈咳嗽,引起支气管内压增高;•③肺不张及肺纤维化产生的外在性牵拉支气管扩张症示意图•X线表现:•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或呈网状或卷发状。扩张含气的支气管可表现为环(管)状透亮影。根据透明影形态可分柱状,囊状,混合状扩张。•CT表现:⒈柱型轨道征、戒指征⒉曲张型:管腔粗细不均增宽,壁不规则.3.囊型远端扩张呈葡萄串状,合并感染时壁增厚、气液平。4.管腔充满黏液时表现为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并感染有斑片状高密度.支气管扩张症(柱状型、右位心)平片造影片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CT肺窗像示左肺下叶多发大小不等的囊状病变影,有的可见液气平面。A、B、C为不同层面所见左侧柱状,右侧囊装与上图同一病人支气管扩张与上图同一病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CT肺窗像示左肺下叶多发囊状影右中叶支扩肺炎•按病变的解剖分布可分为•1大叶性肺炎、•2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3间质性肺炎。•(一)大叶性肺炎•病因:大叶性肺炎多为肺炎双球菌。•部位:炎症累及整个肺叶,或者肺段。•临床: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然高热、恶寒、胸痛、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病理•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巨嗜细胞,纤维蛋白原渗入肺泡腔,可逐渐实变。属于纤维素性炎症。•典型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四期:•充血期:•实变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X线表现•1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2实变期:•大片均匀致密影呈肺段或肺叶分布,近叶间胸膜处边界清楚,其余部位边界模糊。实变内部常有支气管影象(征象)。•支气管影象(征象):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实变区内常可见管状透亮支气管影。•3消散期:•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散在的斑片状阴影。炎症最终可逐步完全吸收,或只留少量索条状阴影。•一般二周内完全吸收;若吸收延迟可形成机化性肺炎。此时易误诊为肺结核,应予注意,结合临床,体查可以区别。(2)CT表现•1在充血期即可发现病变区呈磨玻璃样阴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2实变时可见呈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阴影,显示空气支气管征较普通X线片更清晰。•3消散时随病变的吸收,实变阴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班片状阴影,最后可完全吸收。大叶性肺炎(实变与渗出)大叶性肺炎(图)大叶性肺炎(图)大叶性肺炎(图)大叶性肺炎(图)2、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lobularpneumonia亦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临床与病理多见于婴幼儿、老年及极度衰弱的患者。临床表现较重,多有高热、咳嗽、咳泡沫粘液脓性痰,并伴有呼吸困难、紫绀及胸痛等。•病理:病理:•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范围内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范围内的急性化急性化脓性炎症脓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及细支气管。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及细支气管充满炎性脓性渗出物,重者充满炎性脓性渗出物,重者可融合成大片,细支气管壁可被破坏。如果细支气管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则可出现肺气肿或小叶性肺不张。•主要位于两侧中下野。•XX线表现:线表现:•1病变部位:多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2散在分布的小斑片状致密影,密度不匀,边界模糊。病变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3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导致)。•(2)CT表现(了解)•常规CT扫描见•A,两肺中下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B,大小不同的结节状及片状阴影,大小约1~2cm,边缘模糊,多个小片状阴影之间掺杂有含气的肺组织。•C,有时在小片状影间可见1~2cm的类圆形泡状透亮阴影,系小叶支气管部分性阻塞引起的小叶性过度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