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ADA、AACE、NICE、ADA/EASD、AACE/ACEADA、AACE、NICE、ADA/EASD、AACE/ACE•消渴症——《黄帝内经》(400B.C.)•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homasWillis(英格兰,1674)•高血糖——ClaudeBernard(法国,1859)•胰岛素的发现——JeandeMeyer(比利时,1909)•胰岛素提取成功——J.J.R.Macleod&FredrickBanting(加拿大)(1923年诺贝尔奖)FredrickBanting糖尿病的历史J.J.R.Macleo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中国糖尿病调查结果•2010年5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关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的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同期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我国总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千2百万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亿4千8百万以上•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和可治的疾病•落实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加强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治和管理中华医学会认为糖尿病已经在我国成为一个达到广泛流行程度的疾病该调查给我们的启示ADA指南的糖尿病全面治疗内容•起始评估•糖尿病的管理•血糖控制•综合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心理评估与治疗•难控血糖的处理•低血糖的治疗•并发症的处理•肥胖的手术治疗•免疫接种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1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DiabetesCare,volume34,Supplement1,January2011•A1C>7%应作为一个开始用药或者改变治疗方案的分水岭•A1C控制目标一般推荐<7%•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进行个体化治疗并确定A1C控制目标•考虑预期寿命、低血糖风险、是否存在心血管系统病变(CVD)等情况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治疗的目标——A1C<7%慢性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发病率慢性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发病率降糖目标(A1C<7%)降糖目标(A1C<7%)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斯德哥尔摩糖尿病研究(Stockholm)熊本研究(Kumamoto)ADA/EASD在最新的共识中指出•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从确诊时立即开始•初始治疗为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当无法达到目标A1C水平时,其它药物必须在基础治疗的基石上加用2型糖尿病的综合药物治疗原则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1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DiabetesCare,volume34,Supplement1,January2011ADA/EASD共同指南认为优秀的降糖药除了具有降糖效果,还应具有以下效果减少慢性并发症安全性高耐受性好AACE/ACEDiabetesAlgorithmENDOCRINEPRACTICEVol15No.6September/October2009ADA/EASD指南对优秀降糖药的标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首选治疗充分验证的核心治疗第一步:初始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二甲双胍第二步:辅助治疗胰岛素磺脲类药物ADA/EASD指南的序列用药方案尚未充分验证的治疗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GLP-1激动剂次选治疗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普兰林肽DPP-4抑制剂其他治疗ADA/EASD指南的序列用药方案流程图首选方案:充分验证的核心治疗第一步第二步次选方案:尚未充分验证的治疗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基础胰岛素生活方式+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生活方式+二甲双胍+胰岛素强化治疗第三步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无低血糖水肿骨质流失生活方式+二甲双胍+GLP-1激动剂无低血糖体重降低恶心/呕吐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磺脲类药物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基础胰岛素确诊时生活方式+二甲双胍方法效果(降低A1C%)优势缺点大血管保护作用无低血糖维持体重耐受性好方便实行生活方式1.0-2.0效果宽泛√√√√×二甲双胍1.0-2.0不影响体重胃肠道刺激肾功能不全慎用√√√√√磺酰脲类1.0-2.0起效快引起体重增加易发生低血糖√××√√胰岛素1.5-3.5无剂量限制起效快需多次注射和检测血糖易致低血糖价格昂贵√××√×首选治疗方案的优劣比较二甲双胍相关的临床经验及科研结果•主要作用:降低肝糖输出,同时降低空腹血糖•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可以将A1C水平降低1.5%•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通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