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改变皮肤增厚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较正常人明显增厚,主要分3个发展阶:第一阶段皮肤增厚不明显,患者及医生均未注意到。第二阶段皮肤明显增厚,累及手指、手部,表现为皮肤粗糙及硬皮病样改变;从指关节的单个鹅卵石样改变到糖尿病手部综合征,即指背特别是指间关节背侧皮肤增厚,关节活动受限;糖尿病手、足背皮肤增厚如手指硬化(皮肤极度增厚)可能预示视网膜疾病的存在。第三阶段为糖尿病性硬皮病,这一阶段比较少见,表现为背部皮肤明显增厚。糖尿病性皮肤病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改变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症状糖尿病引起的其他皮肤症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损害常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果仅考虑微循环代谢障碍及其对皮肤胶原蛋白的影响,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有皮肤受累。糖与蛋白质连接使得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其临床表现的基础,这些皮肤改变是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的反映。黄皮肤:糖尿病患者常有黄皮肤,但患者血中胡萝卜素水平并不升高。黄皮肤可能由蛋白质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很高,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及脑卒中更早。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出现在下肢,引起皮肤萎缩、毛发脱落、足趾温度降低、趾甲营养不良、皮肤苍白伴有色素斑。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症状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累及视网膜和肾血管的微血管病变可引起失明和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如糖尿病足)可能主要是由微血管组织病理改变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基膜增厚,该处PAS染色阳性,功能性微血管病变主要是微循环速度迟缓,引起微静脉扩张,随着糖尿病的控制可逆转。临床表现为视网膜静脉扩张,面部发红和甲周毛细血管扩张,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症状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的皮肤症状糖尿病皮肤病:糖尿病患者胫前的萎缩性色素沉着斑称为糖尿病皮肤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症状,50%的患者出现该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境界清楚的浅表损害,数目不等,累及双侧,不对称,无自觉症状,常被忽略。急性损害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表皮和真皮乳头水肿,红细胞外渗和轻度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慢性损害的特点是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壁增厚,伴红细胞渗出或含铁血黄素沉积,铁染色阳性,血管周围可有浆细胞浸润。皮肤色素性胫前斑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是由于下肢皮肤浅表血管丛红细胞渗出引起的一种病变。其特点为多发性棕、红色小斑疹(胡椒粉样),也可融合为棕、橙色斑片。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的皮肤症状红皮肤和面部潮红:红皮肤和面部潮红属典型的微血管功能改变,面部皮肤发红的程度取决于浅表静脉丛功能性扩张的程度。高血糖症易致微循环流速迟缓,受累的个体发生微血管功能性病变,表现为静脉扩张。眼底和皮肤均可见到静脉扩张。新发病者血糖控制后,扩张的血管可以恢复正常。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的皮肤症状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的皮肤症状甲周毛细血管扩张:与结缔组织病引起的甲周血管改变不同,糖尿病患者为孤立的静脉扩张,而结缔组织病引起者为巨大的毛细血管或不规则扩大环。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的皮肤症状丹毒样红斑:糖尿病患者下肢和足背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称为丹毒样红斑。无发热、血沉增快和白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微循环受累引起的微血管功能性改变。糖尿病引起的其他皮肤症状黄甲:糖尿病患者易患黄甲,而正常人中仅偶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黄甲通常不是足癣所致,与糖尿病患者皮肤发黄相似,黄甲可能也是蛋白质糖基化的结果。表皮的角蛋白仅1个月后即脱落,而甲板的更替需要1年的时间。临床上如要观察黄甲是否由糖尿病引起最好观察趾甲,因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有这种改变。最轻的改变为甲末端变黄或大拇趾甲呈黄褐色。明显的改变为20甲均呈淡黄色。糖尿病引起的其他皮肤症状糖尿病性水疱:糖尿病性水疱是极为罕见的皮肤症状,发生率约为糖尿病患者的0.5%,仅见发生于成人(40~77岁)的文献报道,多见于病程较长和伴有肾病的男性患者。患者可在无炎症的基础上突然发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