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杨璐丹机械通气(MechancalVentilation)定义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实现机械同期的装置就是呼吸机。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建立一个大气-肺泡压力差,达到肺的通气;以气体直接施加正压力,超过肺泡产生压力差,气体进入肺;释放压力,肺泡压高于大气压,肺泡气排出体外。呼吸机治疗的适应征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的1/3者;PaCO2>50mmHg(慢阻肺除外)且又继续升高趋势;PaO2<正常值1/3;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加重;重症哮喘、ARDS、严重肺水肿的呼吸支持;上气道阻塞、神经肌肉疾患、安眠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呼吸停止和全麻恢复期的呼吸支持。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征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的构成主机:显示屏:★数据监护★曲线★模式以及参数调节★报警呼吸机的构成供气部分:空气、氧气Air(空气压缩)O2(氧气压缩)呼吸机回路一次性管道一般为塑料材质可重复使用管道一般为硅胶材质湿化装置作用: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和湿度。如果不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和温化,必然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若吸入气体温度低于30摄氏度,纤毛活动也会受到抑制,并且从呼吸道和肺中丧失的热量也增多,使体温降低。湿化装置双伺服型加湿器改进了单伺服型容易在管道中凝水的缺点.但这种方法只增加了绝对湿度,并不增加相对湿度:呼吸机专管人定期安全检查1、气源、电源的检查2、管道的连接3、气密性的测试4、压力、流量、氧传感器测量值检查5、湿化器工作状态检查6、报警限的设置、报警声音的检查7、后备通气、蓄电池的检查呼吸机准备1、安装呼吸机:连接电源→连接氧气气源→连接呼吸回路(湿化器、集液瓶)→接膜肺。2、启动呼吸机:接通电源(开关)→POST检测→设置呼吸机(模式、参数、报警)→开始通气。呼吸机连接方式建立机械通气条件呼吸模式控制通气(ControlledVentilation,CV辅助/控制型(A/C:Assist/Control;CMV)半自主型:同步间歇指令呼吸SIMV自主型:PSV、CPAP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在应用呼吸机时必然考虑两个主要问题:病人自主呼吸的目前情况,需要让呼吸机完成哪方面的不足?呼吸机本身的功能是否满足病人的需要?怎样调节呼吸机才能保证既解决病人的通气不足,又能减少对病人的生理干扰?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IPPV/A/C→SIMV→SPONT/BIPAP机械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A/C(辅助/控制通气)适用于刚上机病人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既允许病人自主呼吸,也能在自主呼吸抑制或暂停时,保证必要的通气量设f=20bpm,若病人f>20bpm,则实际频率为病人频率,若自主f<20bpm,则为机器辅助,使实际频率达到20bpm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属于部分支持通气,由病人自主呼吸触发,自主呼吸与辅助呼吸的结合通常为脱机的过度模式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IPPV(间歇正压通气)又称机械控制通气(CMV)呼吸机不管病人自主呼吸如何,均按预调的通气参数为病人间歇正压通气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Bilevel(双水平正压通气)适用于任何病人,通过调节P(压力)可以由IPPV转为SIMV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PCV“压力控制通气”£.吸气由机器触发,开始流量很大,随后指数减小,压力迅速上升,直至Ti结束,时间切换转为呼气£.气道压力低,无峰压,气压伤少£.潮气量不能保证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PSV“压力支持通气”自主呼吸期间,病人的吸气触发机器送气,使气道压力迅速上升至预置水平并维持,直至自主呼吸气流降至最高吸气流速Vmax的25%时转为呼气.病人完全自主呼吸,频率和吸呼比由病人自己决定潮气量不定,取决于病人自主呼吸的强度和PSV水平PS恒定,但维持时间长短不定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分别设置两个压力水平和时间,两个压力均为压力控制自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