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穿刺适应症及目的深静脉穿刺适应症及目的•开通大静脉通道,抢救休克治疗。开通大静脉通道,抢救休克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静脉输注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静脉输注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高能营养、化疗药物等)(高能营养、化疗药物等)•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过滤(血滤)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过滤(血滤)•化疗化疗禁忌证禁忌证•躁动不安不易配合的患者躁动不安不易配合的患者•呼吸急促而不能取平卧位的患呼吸急促而不能取平卧位的患者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对侧肺不张或切除患者对侧肺不张或切除患者•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的患者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细菌、真菌感染穿刺部位皮肤细菌、真菌感染者者•穿刺静脉血栓形成者穿刺静脉血栓形成者•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解剖学基础应用解剖学基础颈内静脉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位: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鞘内,颈总动于颈动脉鞘内,颈总动脉在其内侧,迷走神经脉在其内侧,迷走神经位于后内方。颈内静脉位于后内方。颈内静脉的下的下1/31/3段位于胸锁乳段位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所形成的陷凹内之间所形成的陷凹内((63.363.3%),另外%),另外37.737.7%位于胸锁乳突肌%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深面的内侧。锁骨头深面的内侧。应用解剖学基础应用解剖学基础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呈轻度向上的的延续,呈轻度向上的弓形,长弓形,长3~4cm3~4cm,直,直径径1~2cm1~2cm,由第,由第11肋肋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方,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方开放的汇合处向外上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角叫静脉角。应用解剖学基础应用解剖学基础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5mm,,该静脉的管壁与该静脉的管壁与颈固有筋膜、第颈固有筋膜、第11肋骨膜、前斜角肌及锁骨下筋膜鞘等结肋骨膜、前斜角肌及锁骨下筋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有利于穿刺。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有利于穿刺。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的血液逆流。脉的血液逆流。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5mm的前斜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应用解剖学基础应用解剖学基础左侧较粗的胸导管及右侧左侧较粗的胸导管及右侧较细的淋巴管在靠近颈内较细的淋巴管在靠近颈内静脉的交界处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交界处进入锁骨下静脉上缘,右侧头臂静脉静脉上缘,右侧头臂静脉在胸骨柄的右缘下行,与在胸骨柄的右缘下行,与跨越胸骨柄后侧的左头臂跨越胸骨柄后侧的左头臂静脉汇合。静脉汇合。左侧锁骨下静脉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穿刺置管时需注意切勿损伤胸导管,时需注意切勿损伤胸导管,从而引起乳糜胸等严重并从而引起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症。体位准备体位准备•仰卧位仰卧位•头低脚高位头低脚高位1515oo•肩背部垫高肩背部垫高•头部转向对侧头部转向对侧体位准备体位准备•体姿参考体姿参考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取仰卧位,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取仰卧位,肩部垫枕,头后仰肩部垫枕,头后仰1515oo,并偏向对侧。穿,并偏向对侧。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外展,锁骨突出并使锁骨刺侧肩部略上提外展,锁骨突出并使锁骨与第与第11肋骨之间的间隙扩大,静脉充盈,肋骨之间的间隙扩大,静脉充盈,有利于穿刺。大出血、休克病人应采用头有利于穿刺。大出血、休克病人应采用头低脚高位,心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半卧位。低脚高位,心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半卧位。锁骨上路锁骨上路•体位体位•同锁骨下路。同锁骨下路。•穿刺点选择: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1.0cm处进针处进针。以选择右侧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