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送教下乡评课VIP免费

小送教下乡评课_第1页
1/2
小送教下乡评课_第2页
2/2
助推站2014年10月28日(第9周)送教下乡活动----评课议课小组总结(刘晓楠专家小组)陈阳燕金秋十月,郭亚羽骨干教师助推站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为海口市秀英区33小送去了丰硕的果实——寰岛小学安宇兵老师、27小马春玲老师的两节生动的音乐展示课。在送课之前,我站已经在27小进行了试讲,助推站的专家们都对这两节课提出宝贵建议,两位老师也全身心投入在这次的展示课准备中,及时修改,完善,为我们大家呈现出精彩的音乐课堂。秀英区33小的陈天华老师也为大家展示了有关海南音乐课题的音乐课,让大家耳目一新。专家组成员莫小真老师提出个性化听课方案,让助推站学员们关注设问环节、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3个环节,并分小组进行讨论。我们组关注的是第一节课安宇兵老师《冬天的故事》中“学生的学”环节;第二节课马春玲老师《请到天涯海角来》中“设问”环节;第三节课陈天华老师《儋州调声》中“老师的教”环节。下面将我组集体评课议课做一个简单总结:第一节课《冬天的故事》,整堂课学生是非常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总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回答,循序渐进的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轻声唱歌”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冬天飘逸的雪花,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学生对课前导入的“猜谜”活动、巧妙的“气息”训练——用鼻子闻一闻雪花的味道,慢慢的呼等环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稍有些拘谨,如聆听音乐时通过老师引导能随音乐自然摇摆,这样会更加投入。在课上,学生因为习惯爱大声唱歌,对节拍的规律不是很熟悉,对较难的节奏经过多次练习还是掌握不够好,这几点可以看出在平时上课时音乐老师对音乐要素知识不够关注,学生歌唱习惯没有养成。在律动表演环节,有个别学生可以自编动作,老师如及时发现,邀请到台前带领大家一起跳,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二节课《请到天涯海角来》,教师设置问题不多,有些问题设计巧妙,如在导入环节,老师先展示报道旅游岛信息,设问:“你做为国际旅游岛小主人,你想向游客介绍什么?”老师通过讲解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很快进入主题。再如:学唱歌曲引子时,问:“呜”的哼鸣这是我们海南岛的什么呢?学生很快回答“海风”,这个问题设计挺贴近学生生活。有些问题的设计却不够适当、务实,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难,没有紧紧围绕教材主要教学点,学生不易把握老师提问的重点。如:问“在1984春晚上,海南发出怎样的邀请?”接着聆听全曲,歌曲较长,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我组认为这是因为设置问题不够简单,明了。如换成:“哪句歌词最能表达海南诚挚的邀请?”会不会更好?有些问题教师自问自答,没起到设问的作用,如问:“22∣5─∣与22∣1─∣有什么不同?”时老师自问自答了。在看图片创作歌词环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经过循序渐进的问题铺垫,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第三节课《儋州调声》,教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较精炼,展示了精彩的才艺表演——吹笛子,与学生积极互动氛围融洽。首先律动导入,让学生听音乐随着老师做调声律动,轻松将学生带入调声情境中,但学生在节拍律动不够准确,老师没有关注及时提示学生。在儋州调声历史背景及特点的相关幻灯片解说环节,教师语言精炼,如配上《春光哥交春光侬》调声音乐背景加入,会更具音乐美,此环节处理不够巧妙。在音乐片段的选择上,我组感觉歌曲版本不够清晰,学生很难聆听,因为是方言演唱,学生本身不熟悉方言,又是小学生,应选择8小节四句左右的歌曲片段会更易于学唱。在学唱歌曲时,学生的音准没有把握好,教师是否应及时进行纠正,加上乐器演奏乐谱会更好?这节课应该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小学阶段的歌曲学习,学会演唱作品后,是否应以“唱好歌,更好把握地方特色音乐风格特点”为目标,创设“一领众合”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儋州调声的情景,让学生总结音乐风格特点,并加上律动在热烈的赛歌气氛中完成歌曲的学习会更好?通过三节课的学习,我组成员充分感受到个性化听课的重要性,在以往的听课,总是整堂课一起听,没有预设听课重点,听课不细致,思考得不够全面,这次的听课感觉收获很大,大家都认真就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送教下乡评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