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简介冠心病是心血管病常见病之一,又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其中超过一半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在没有症状的人群.因此,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心脏病学的快速发展,心脏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越来越丰富。DSA由于其立体直观及测量方便的优势,已经成为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主要诊断方法。但是这种有创检查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无创检查方法仍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包括X射线、磁共振、核素显像等。从X射线诊断到21世纪的多层快速螺旋CT,放射心脏病诊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而且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为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不同研究显示其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达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且阴性预测值较高,达94%左右。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其对冠心病诊断的局限性,比如心律失常和严重钙化对图像的影响较大。冠状动脉CTA流程检查前均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率控制、屏气训练等护理措施准备;取得患者的信任。检查完后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后处理。冠状动脉检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率,患者在检查中的配合以及扫描方案的选择。而患者在检查中的成功配合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扫描前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75次/min,扫描期间患者屏气10~15S,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370mgI/ml,注射剂量80ml~100ml,注射速率4.5ml/s~5.0ml/s。所有原始数据图像均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和血管探针等处理。冠状动脉正常解剖1.检查前的准备(1)询问病史有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损害,用体贴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检查前禁饮用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防止心率过快。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并嘱咐患者取下有障碍检查的物品。(2)心理辅导患者紧张不安,焦虑以及情绪波动均可以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医生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耐心地介绍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用药的正常反应及不良反应,例如注射对比剂时全身的热感及持续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作以及信任,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3)控制心率目前64排CT在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时,其绝对时间分辨率仍然不足冻结运动器官。虽然心脏成像时采用了心电门控和多扇区图像重建技术,但仍受心率的影响。所以在检查前配合医生控制心率显得尤为重要。•检查前先测量心率,超过75次/min给予25mg~75mg倍他乐克舌下含服,或者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将心率控制到75次/min以下。对于心率慢且相对稳定的,可在造影前1-2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使冠脉扩张。心率波动较大者,必要时给予吸纯氧,流量2-4L/min.有心律不齐的患者,需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控制好心律再行心脏冠状动脉检查。(4)控制呼吸良好的屏气是对顺利完成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的必要关键因素。病人在扫描过程中若出现不能屏气,呼吸伪影较大,导致血管出现中断、移位。这些与心动周期无关,不能通过重建来减少或消除,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必须加以避免。屏气时要求平静呼吸下,每次屏气10秒至12秒,屏气时不能咳嗽或细微的呼吸动作,保证扫描期间屏气平稳。•冠脉的扫描时间为5S左右,但为了获得稳定的心率,一般在屏气后5s开始扫描,所以实际屏气是10s。如患者在10s内心率变化超过5次可给予患者吸纯氧2-4L/min.如通过上述方法变化仍超5次,可以通过对呼吸训练时对心率的观察,人工设置启动扫描时的心率,对这种心率变动进行改善,称为心率覆盖,进而改善图像质量单扇区与多扇区重建•单扇区和多扇区重建单扇区和多扇区重建方法主要用于冠状动脉CT检查。CT扫描一周的数据一般称为全扫描,如把一周扫描的数据分成几个部分,其每个部分被称为扇区(类似扇形),扇区实际上是一周螺旋扫描中的一个数据段。在冠状动脉CT图像的重建中一般采用180°的扫描数据,这种图像重建方法称为单扇区重建。如果采用一段螺旋扫描中不同心动周期、相同相位两个90°的扫描数据合并重建为一幅图像,则被称为双扇区重建;再如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