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基础知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呼吸机演变历史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模式发展简史•1775年:Hunter用风箱将气体吹入患者肺中,有创正压通气真正意义上诞生。•1775-1940年期间:由于技术落后和战乱,呼吸机发展缓慢,装置简易,多数采用间歇性正压通气模式(IPPV)。•1950S:脊灰在世界范围大流行,定压型呼吸机被广泛应用,现代呼吸机技术有长足的进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模式发展简史•1960S:随着物理学发展,电子技术被引进机械通气中,人们设计出定容型呼吸机。•60年代末:越战爆发,许多伤员出现“ARDS”,临床上应用IPPV难以纠正低氧血症,1967年,Ashbaugh首次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ARDS获得满意效果;1971年Gregory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成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模式发展简史•1970S:陆续出现了间歇性指令通气(IMV),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分钟指令通气(MMV)等模式。•1980S:人们开始重视定容型呼吸机易发生气压伤的缺点,又开发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1992年:由于微电脑技术的应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得以实现,使机械通气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疗效更理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模式发展简史•1992年至今: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容量支持通气(VSV),比例辅助通气(PAV)等一系列新的通气模式不断出现,有创正压通气前景光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呼吸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呼吸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瑞典原装进口呼吸机-MAQUETSERVO-i系列SERVO-s系列SERVO系列呼吸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定义:是指患者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是患者呼吸动力的延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适应症•呼吸衰竭一般治疗方法无效者;•呼吸频率大于35~40次/分或小于6~8次/分;•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呼吸衰竭伴有严重意识障碍;•严重肺水肿;•PaO2小于50mmHg,尤其是吸氧后仍小于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持续下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禁忌症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疱;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严重肺出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常用通气模式•IPPV=CMV控制通气•A/C辅助控制通气•IMVSIMV间歇指令通气•PSV压力支持通气•CPAP持续气道正压呼吸•BIPAP/Bi-Level双相气道正压通气•IRV反比通气•自动化通气模式: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容量支持(VS)适应性压力通气(APV);适应性支持通气(ASV)V-C,P-CV-A/C,P-A/CV-SIMV,P-SIMV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机械通气的要素触发(Trigger)呼吸机触发时间触发患者触发压力、流速触发控制(Control)容量控制(定容)压力控制(定压)切换(Cycle)时间切换容量切换流速切换压力切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通气模式的选择触发吸气吸呼切换吸气吸呼切换吸气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1.控制模式容量控制VolumeControl压力控制PressureControl2.支持模式压力支持PressureSupport3.自主呼吸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4.混合模式Synchronized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VC)+PS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C)+PS通气模式的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2024.12.24©MAQUET17•控制模式VC,PC,PRVC•支持模式PS•自主呼吸CPAP•混合模式SIMV按通气目标:•容量目标型VC,SIMV(VC)•压力目标型PC,PS,SIMV(PC)•双重目标型PRVC按病人是否有自主呼吸: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通气方式触发限制切换控制C机器机器机器辅助A患者机器机器支持患者机器患者自主患者患者患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通气模式的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Servo呼吸机常用参数呼吸频率---RRb/min潮气量------VTml分钟通气量-VminL吸气压力----PCcmH2O压力支持----PScmH2O吸呼比------I:E吸气上升时间—Tir屏气时间----Tpause触发灵敏度--Trigger吸入氧浓度-FiO2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