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VIP免费

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_第1页
1/66
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_第2页
2/66
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_第3页
3/66
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Mr.LiuleapMr.LiuleapDepartmentofPathophysiologyMr.LiuleapMr.LiuleapDepartmentofPathophysiology研究生专题讲座研究生专题讲座IMMCTableofContents1概述1概述2受体异常与疾病2受体异常与疾病3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G蛋白异常)3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G蛋白异常)4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4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IMMC细胞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信号分子受体膜受体核受体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两大主要任务一、概述一、概述IMMC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两大主要任务两大主要任务阐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认识生命过程揭示生命本质细胞代谢生长发育防御适应细胞凋亡一、概述一、概述IMMC膜受体类型GPCR家族RTK(TPK)家族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PTSK型受体(TGFR)家族死亡因子受体家族(TNFR/Fas)离子通道型受体粘附分子(钙粘素/整合素)效应蛋白催化区αβγGTPGDPG-蛋白偶联的受体系统GsGiGoGq/11G12/13G-蛋白亚单位分类:图-1不同受体的结构及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膜具有酶活性的受体催化活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型受体鸟氨酸环化酶型受体受亚单位调节的效应蛋白:激活AC,开放Ca2+通道抑制AC,开放K+通道关闭Ca2+通道激活PLC促进Na+/H+交换蛋白的作用离子通道型受体nAchR,GluRGlyR,5HTRGABAR膜受体IMMCcellularsignaltransductionIMMC核受体细胞核核受体配体配体甾体类维甲酸甲状腺激素转录调节细胞IMMC细胞信号转导工作模式IMMCtext1text1text2text2text4text4text3text3ClinicalexampleIMMC病史:女性,6岁时因自幼皮肤黄色瘤就诊.患儿出生时臀部即有一绿豆粒大小之疹状黄色瘤,此后,黄色瘤渐扩展为条纹状及片状,且颈后、肘部和膑骨等肌腱附着处及眼内、外眦部先后出现斑块状、条纹状黄色瘤。5岁后双手指、足趾伸肌腱及跟腱先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黄色瘤。Clinicalexample体检: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IMMC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TC)21.3mmol/L(2.82~5.95mmol/L)甘油三酯(TG)1.2mmol/L(0.56~1.7mmol/L)HDL-C0.8mmol/L(1.03~2.07mmol/L)LDL-C19.6mmol/L(2.7~3.2mmol/L)ECG示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心脏多普勒检查显示主动脉壁增厚/狭窄/异常光斑Clinicalexample进一步病史:7岁时每于剧烈运动即心绞痛发作8岁时奔跑后突发前室间隔心肌梗死10岁于冠脉搭桥术后猝死IMMCQuiz:该患者患有何种疾病?其信号转导障碍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FH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LDL受体缺陷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易伴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症。IMMC核核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溶酶体核内体LDL受体突变的类型及分子机制(1)受体合成障碍(占50%以上)(2)受体转运障碍(3)受体与配体结合障碍(4)受体内吞缺陷(5)受体再循环障碍IMMCEndoplasmicreticulumGolgiMutationSynthesisTransportBindingClusteringRecyclingclassIXIIXIIIXIVXVXEndosomeIIIIIIVVClassificationofLDLreceptormutationILDL受体突变的类型及分子机制LDLIMMC(人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人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IMMC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轻症患者受累横纹肌稍行活动后即疲乏无力,休息后恢复。IMMCQuiz:该患者患有何种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什么?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病,特征为受累横纹肌稍行活动后即迅速疲乏无力。轻者仅眼肌,重者可全身肌肉,严重则呼吸肌受累而危及生命。IMMC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为患者的胸腺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内含有一种与n-Ach受体结构类似物,其可能作为自身抗原而引起胸腺产生抗n-Ach受体的抗体。在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或临床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抗n-Ach受体的抗体,其含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IMMC发病机制Ach运动神经末梢Na+内流肌纤维收缩Ach受体抗n-Ach受体抗体重症肌无力IMMC十道题自测甲状腺疾病1.我感到乏力,常犯困,体力和精力都不足。2.我的大脑思维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