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发展机会与竞争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热带海岛城市,这里长夏无冬,温度适宜,雨水充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同时优美的热带自然风光和海浪沙滩也是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鉴于海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旅游业和农业至今仍是海南的两大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扩大,旅游理念的不断更新,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产业也在海南逐步兴起并不断发展。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田园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1]。观光农业的本质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产品生产、艺术加工及其价值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观光农业除具有常规的农业功能外,还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替代的旅游功能:如:观娱性、参与性、文化性、农游合一性、市场定势性等。观光农业按第一产业属性,可分为观光种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和观光生态农业[2]。1海南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热带景观,发展观光农业机遇众多1.1海南发展观光农业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南岛地属热带,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海南的花梨、坡垒、青梅、子京、母生等均为名贵珍稀树种。热带水果椰子、菠萝蜜、荔枝、桂圆、火龙果、红毛丹、芭蕉、凤梨、榴莲等均受第1页共4页广大游客的青睐。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最为著名。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特色的植物资源,使海南比全国其他区域更适合发展观光农业,更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XX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海南考察时曾指出:海南要发挥热带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3]。近年来海南观光农业得到发展。目前已开发的有: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海南农垦万家果农庄;以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椰子大观园等为主的农业高科技园;以五指山黎苗族民俗为主的民俗观光园,以及以海口火山公园为主的森林游。1.2海南发展观光农业不受季节性影响,旅游时间长,收益高海南的热带海洋气候使海南长夏无冬,作物、林木、花卉皆可一年四季生长。观光农业不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观光采摘园、观光生态园等一年四季皆可接待游客,管理成本低,经济收益高。1.3海南观光农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是XX省的支柱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开展观光农业为目的的种植结构,可以将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统一规划和管理。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农产品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另外,观光农业将游客直接带到田间地头,以采摘、体验、品尝为目的的观光园会比单一的一家一户种植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1.4海南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游客和当地农民的相互了解XX省除了汉族外,还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将海南各少数民族多姿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艺术展现给游客[4]。有利于外地乃至外国游客对海南农村的特色饮食、生活习俗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技术比如黎族第2页共4页的手工织锦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农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海南观光农业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而有所发展,但多是以追随其他地区观光农业的简单模式开展,只具有观光、品尝等单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