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遗传与变异第一节遗传规律重点:1)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B)2)遗传学的基本概念(B)3)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难点:1)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第一节遗传规律1.孟德尔的的科学研究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Mendel,1822-1884)豌豆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七对相对性状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豌豆严格的自花授粉;不同品种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2.采用由简到繁的研究方法3.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理,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加以证实4.4.科学设计试验程序科学设计试验程序2、基因的分离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P:高×矮│↓F1高│⊕↓F2高787矮277比例3:1结果:1.F1全为显性性状(高茎)2.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①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②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的基因成单。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④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所以F2性状分离,表现比为3:1,基因类型比为1:2:1。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F1(Dd)与隐性亲本(dd)杂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应为1:1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粒形粒色{圆粒种子315+108=423皱粒种子101+32=133{黄色种子315+101=416绿色种子108+32=140其中圆粒:皱粒接近3:1黄色:绿色接近3:1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x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个体数315101108329331:::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YRYR黄色圆粒rryy绿色皱粒F1F1oYRyr黄色圆粒F2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9种表现型4种9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黄皱:1YYrr2Yyrr3绿圆:1yyRR2yyRr1绿皱:1yyrrrryyoYRyryryRyYrroYRyryryRYRyRyRRyoYRyrYYRrYRYRYRyRoYRyrYYRryYrrYYrrF2rryyoYRyryryRyYrroYRyryryRYRyRyRRyoYRyrYYRrYRYRYRyRoYRyrYYRryYrrYYrr♂♀纯合子重组类型6/16(各3/16)4/16(即1/4)三、测交1、推测:测交杂种一代双隐性类型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YyRryyrr配子YRYryRyryr基因型表现型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四、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YRryRroYRyr基因为独立遗传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n对相对性状F1的配子种类2种4种2n种F1配子的组合4164nF2的基因型3种9种3n种F2的表现型2种4种2n种F2表现型比例3:1(3:1)2(3:1)n受精卵受精卵第二节重点:1)X、Y性别决定(B)2)隐性伴性遗传特点(B)难点:红绿色盲遗传特点一、性别决定性别:是由染色体来决定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人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22对:1对女性男性:同型的(用XX表示):异型的(用XY表示)X、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人的性别决定过程:XY型亲代22对+XX22对+XY配子22+X22+X22+Y22对+XY受精卵1:122对+XX子代比例1:1雌性果蝇雄性二.伴性遗传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红绿色盲的遗传: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人类色觉的正常基因B和色盲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人的色觉基因组成类型女性:XBXB、XBXb、XbXb男性:XBY;XbY正常色盲正常正常色盲男性患者女性患者XbYXbYXBXb色盲遗传系谱图IIIII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