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何提问效果好本文作者:方志达发表时间:2007-5-14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六中联系方式:0393-3741578课堂提问是每位教师贯用的一种方法,如何提问效果更佳,大家对这一问题很关心。平时对工作中,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总结,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对老师所提问的问题感兴趣,有时则不然,如何能使学生对每一个问题都感到有趣呢?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提出问题注意要符合实际。这方面经验很多,按一般的老规律去问学生一般不愿思考,因为和此类内容相关的教材上都有。这样去提问学生不感兴趣。我在平时教学中实践的几点方法介绍一下。一、引导激趣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问题要提得巧,富有启发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喜欢看电视。看喜剧时,我们会捧腹大笑,看悲剧时,我们会叹息落泪。这就是说,喜剧和笑声,悲剧和叹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学的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场悲剧,却充满了神话式的悲剧。这个悲剧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引人注意的呢?她的哪些幻想令人感到怜惜呢?我们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会找到答案。这样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投石激浪法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如在教学《狼来了》这篇课文,初看课文也不那么引人注意,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突然提说把这个故事改为剧本,它该是“喜剧”还是“悲剧”呢?这样一问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阵阵涟漪。三、逐层深入法如教《狼和山羊》一文,可先提问狼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较易回答出来:“两面三刀”还善于变换。然后再问:它善于变换的方法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答道:软硬兼施,歹毒可狠。在此基础上继续问:它虽然软硬变换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学生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它由软变换硬法呢?这样一问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四、多方面思考法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与方法,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使之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是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桂林山水》一文,如果把写“山”和“水”作为一段,来分析可以,把它们分开成“山”的描写自成一段,“水”的描写自成一段,也可以,这样可以介绍给学生课文分段不是单一的,是多样的,但要合乎情理。在讲战斗英雄《黄继光》一文时,可以这样提问:有人说,黄继光在那枪林弹雨的情况下能不牺牲吗?那么,黄继光为什么不临阵放弃堵敌人的枪口呢?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吗?谈谈你观点,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明白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