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运用摘要。管理会计作为财务领域的一门学科,过去几十年在西方经济社会得到广泛应用,近年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应用。但是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缺乏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导致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尤其在民营企业无法得到较好的应用。文章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定义、目的,通过阐述和分析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和举措,期望对我国的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关键词:管理会计;民营企业;问题;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效率的竞争。而企业的效率表现为:对于外部市场变化的应对效率,企业内部资源调配的效率等。而企业的各种“效率”表现,可以总结为决策管理效率。管理会计作为立足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决策效率的新兴学科,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52年召开的年会上,正式启用“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这标志着现代管理会计正式形成。此后,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以及信息经济学。此后,随着行为科学、代理人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引入,西方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财政部于20XX年1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假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XX〕5号)作为我国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总纲,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至此,管理会计理念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全国兴起管理会计资质的学习和考试,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也争先恐后地建立自己的管理会计团队,然而,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第1页共6页中,却没有形成很多标杆性的实施案例。二、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从管理会计的授权大小角度看,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充分授权型”,即企业重视财务在经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充分授权管理会计参与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事宜,同时也充分重视管理会计在业务决策中的话语权。二是“协助型”,即企业强调以业务为主导,财务等相关后勤职能部门担当提供协助服务的角色,从而,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和业务决策中,无任何的话语权,仅充当数据收集、数据计算和整理、资料提供等协助型的角色。第一种“充分授权型”的运作模式,能够极大地鼓励管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但是财务人员固有的“谨慎性”职业习惯和充分的话语权,也令到业务部门人员产生“从属财务”的感觉,从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业务部门求变创新的积极性。第二种“协助型”的运作模式,无法让管理会计人员更充分地发挥财务人员在战略规划,风险管控,业绩监控方面的职能,并且在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和财务人员固有的内向谨慎职业习惯共同作用下,管理会计人员最终有可能变成了惟命是从,毫无独立性的“助理”角色。三、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大,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民营企业开始思考并建立管理会计体系,以便扭转盲目决策的颓势。然而,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的应用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管理会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就当前看来,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应用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程度低管理会计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信息的方式,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规划,进行战略执行监督,保证企业管理者不断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然而,在民营企业中,由于企业发展初期比较平顺,令到企业管理者认为,敏锐的市场触觉才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时,很多时候是以“赶时髦”,制造“高大上”的企业形象为出发点。此外,过于强调“敏锐第2页共6页市场触觉”的重要性,令到企业管理者“重经营,轻管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