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点火系统第九章点火系统一、发动机点火系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使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混合气的装置。二、电火花的产生原因三、击穿电压四、点火系类型蓄电池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晶体管点火系第一节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组成(10-1)二、工作过程(10-2、10-3)初级回路:次级回路:第二节汽油机点火提前角的自动调节一、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0-5)点火过早:燃烧过早,活塞压缩负功增加,动力性下降。点火过迟:燃烧压力下降,散热损失增加,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下降。二、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1、发动机转速2、混合气成分3、汽油性质三、实现点火提前的装置(10-11)1、机械离心式(10-12)2、真空式(10-13、10-14)3、辛烷值校正器第三节火花塞第三节火花塞一、作用接受高压电的脉冲,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二、热特性(10-16)自净温度:500~600℃以上,800~900℃以下热型火花塞:裙部长,散热慢。冷型火花塞:裙部短,散热快。三、火花塞间隙第九章点火系第九章点火系幻灯片幻灯片11点火系的组成点火系的组成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点火系组成点火系组成附加电阻:附加电阻与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串联其作用是调节初级电流大小,维持初级电流基本稳定。其特点是温度愈高,电阻愈大,所以又叫热敏电阻。电容器: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其功用是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断开时,减小触点间产生的电火花,防止触点烧损,并可加速点火线圈中的磁通变化率,提高点火电压。(1)保护触点,自感电流向电容器充电,防止触点烧损。(2)加速断电,提高次极电压。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把电源的低压电转变成火花塞点火所需要的高压电。按其铁芯结构型式有两种:开磁路点火线圈和闭磁路点火线圈。点火系的组成点火系的组成分类与组成电源产生高压的方法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或发电机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半导体点火系蓄电池或发电机点火线圈和半导体元件磁电机点火系无点火系工作原理点火系工作原理触点闭合时,初级电路通电,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经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触点,接地流回蓄电池的负极,为低压电路。触点断开时,在初级绕组通电时,其周围产生磁场,并由于铁芯的作用而加强。当断电器凸轮顶开触点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路迅速下降到零,铁芯中的磁通随之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因而在匝数多,导线细的次极绕组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使火花塞两极之间的间隙被击穿,产生火花。蓄电池点火系工作蓄电池点火系工作过程过程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分电器分电器(1)断电器(2)配电器(3)电容器(4)各种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断电器断电器功用:周期地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使初级电路发生变化以便在点火线圈中感应生成次级电压。断电器断电器主要部分是一对钨质的触点。凸轮的棱数等到于气数。凸轮的轴由发动机曲轴通过配气机构的凸轮轴上的齿轮驱动,其转速与配气凸轮轴相等,而为曲轴转速的一半。活动触点用导线与点线圈上的初级线圈接线柱和电容器相连。固定触点接地。断电器凸轮在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的过程中,每当一个凸棱顶起顶块使触点分开的瞬间,次级电路中产生的电压最高。配电器即应在此时将次级电路接通,使相应的气缸立即点火。配电器配电器功用:将点火线圈中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工作次序轮流分配到各汽缸的火花塞上。组成:分电器盖,分火头点火提前点火提前点火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从火花塞点火到气缸内大部分混合气燃烧,并产生很高的爆发力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但由于曲轴转速很高,在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还是很大的。若在压缩上止点点火,则混合气一面燃烧,活塞一面下移而使气缸容积增大,这将导致燃烧压力低,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减小。因此要在压缩接近上止点点火,即点火提前。把火花塞点火时,曲轴曲拐位置与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的变化点火提前角的变化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随着负荷的加大,节气门开大,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量增多,压缩终了时的压力和温度增高,同时,残余废气在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