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重点题目复习一、作图题1.在下左图中,画出抽水机手柄A点所受动力F1的力臂l1和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2.在下右图中,标出支点O并作出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3.在下中图中,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二、选择题1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用它把大石块抛出去,打击远处的敌人,它实际是一个()A.费力杠杆B.等臂杠杆C.省力杠杆D.无法确定图52.如图6为某种吊车的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B.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阻力臂越来越大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图63.要用10N的拉力提起重40N的物体,可以采用下列简单机械的那一种()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4.某同学用100牛的力猛踢一个重为20牛,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球离脚后在草地上前进了25米,则球在滚动过程中人对足球做的功是()整个过程中,人对足球做的功是()A.0焦B.2500焦C.500焦D.无法计算5.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A.小于0.75NB.等于0.75NC.大于0.75ND.等于0.5N6一根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用小刀对蜡烛的两端进行加工,使蜡烛大致能保持水平平衡。把蜡烛的两端同时点燃,蜡烛的运动形式是()A.静止不动B.以缝衣针为轴向同一方向旋转,越转越快C.以缝衣针为轴上下摆动D.以缝衣针为轴转动,转动到竖直位置时,摆动几下停止在竖直位置第6题图三、填空题1.小明利用的滑轮组提升重为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上升;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30N,则拉力F=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上升。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9m,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为m.2.如图所示,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人就可以拉起质量为3吨的大象和铁笼,是因为使用杠杆可以______.如图乙所示,升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使用它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__.如图丙所示漫画说明_________.图13甲乙丙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位置,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适当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由此可知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王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杠杆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图乙图丙O·(2)杠杆调节好后,小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这样做的目的是。他得到的数据为F1=5N,L1=20cm,F2=2.5N,L2=40cm。他根据这一组实验数据,就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同组的小明则提出实验还没有结束,还需再测几组数据,目的是。图乙(3)为了多测几组数据,若不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和拉的方向,接下去小王的操作应是改变或改变进行实验。(4)小王同学多次实验后,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接下去应怎样操作,就可以证明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写出你的操作方法:。(5)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6)杠杆不在水平位置能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呢?甲乙两位同学意见不同。甲认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