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1概述一、作用和分类〈一〉、液压泵的作用和分类1、作用:把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油液的压力能,供液压系统使用。2、工作原理原理图如图4-1所示。11〉、工程过程:〉、工程过程:34•当凸轮旋转时→柱塞和弹簧右移→密封工作腔体积↗→产生真空→油液便通过吸油阀吸入;•当凸轮旋转时→柱塞和弹簧左移→密封工作腔体积↘→已吸入的油液通过压油阀输出到系统中去。22〉、泵输出流量的大小由密封工作腔体〉、泵输出流量的大小由密封工作腔体积变化量确定。积变化量确定。53、分类11〉、按流量是否可调分为:〉、按流量是否可调分为:•定量泵•变量泵22〉、按结构形式分为:〉、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定量泵变量泵6〈二〉、液压马达1、作用:把输来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使主机的工作部件克服负载及阻力而产生运动。2、工作原理从原理上说:向容积式泵中输入压力油,使其轴转动,就成为液压马达。大部分容积式泵都可作液压马达使用,但在结构细节上有一些不同。3、分类:按输入流量是否可调分为按输入流量是否可调分为•定量马达•变量马达7液压马达的职能符号定量马达变量马达8二、压力、排量和流量1、压力1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22〉、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是指马达实际工作时的输入压力。33〉、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压力:〉、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的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超过此值就是过载。92、排量v: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轴转过一整转时所能输出(或所需输入)的油液体积。3、流量q11〉、液压泵(液压马达)的油液流量〉、液压泵(液压马达)的油液流量qqtt::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或所需输入)的油液体积。设液压泵(液压马达)的转速为nqt=vn1022〉、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流量:〉、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流量:指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液压泵输出(或输入马达)的流量。注意实际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存在内泄漏,所以额定流量与理论流量不同。11三、功率和效率〈一〉、功率液压泵由电机驱动,输入量是转矩和转速,输出量是液体的压力和流量;马达则刚好相反。1、若不考虑能量损失:输出功率=输入功率Pt=pqt=pvn=TtΩ=2πTtn式中:Tt—理论转矩;Ω—液压泵(马达)的角速度。122、若考虑能量损失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因此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功率损失。即:功率损失ΔP=P入-P出11〉、容积损失:〉、容积损失:因内泄漏而造成的流量上的损失。22〉、机械损失:〉、机械损失: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13〈二〉、效率1、液压泵的效率11〉、容积效率〉、容积效率ηηvvqηv=qt式中:qt--理论流量。22〉、机械效率〉、机械效率ηηmmTtηm=T式中:Tt--理论转矩。142、液压马达的效率11〉、容积效率〉、容积效率ηηvvqtηv=q22〉、机械效率〉、机械效率ηηmmTηm=Tt3、液压泵(马达)的总效率输出功率P出η===ηvηm输入功率P入152齿轮泵齿轮泵可分为内啮合式和外啮合式两类一、外啮合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4-3所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1、配油系统:存在配油盘(在端盖上)2、密封容积:壳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槽组成。16173、密封容积是可变的1〉、当齿轮旋转时→相互啮合的齿轮逐渐脱开(右侧)→密封容积↗→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来。2〉、当齿轮旋转时→齿轮逐渐进入啮合→密封容积↘→油液被挤出去。二、流量计算和流量脉动1、流量计算•排量的精确计算根据齿轮啮合原理。•近似计算可认为“排量=两个齿轮的齿间槽容积之和”,而“齿间槽的容积≈轮齿的体积”。18所以:v=πDhb=2πzm2b考虑齿间槽容积比轮齿的体积稍大些,通常取v=6.66zm2b齿轮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6.66zm2bnηv式中:z—齿轮系数;D—节圆直径;h—齿高;m—模数;b—齿宽。192、流量脉动qmax–qminσ=q1)、外啮合齿轮泵的z→σ(σmax=0.2以上)2)、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小于外啮合的流量脉动。zσ外啮合内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