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2VIP免费

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2_第1页
1/55
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2_第2页
2/55
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2_第3页
3/55
8.1概述•基坑工程中的降低地下水亦称地下水控制,即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要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并且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危害。第八章地下水控制(1)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上层滞水是指埋藏在地表浅处或局部隔水层(透镜体)的上部、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承压井地下水示意图湖自流井潜水位潜水井隔水层承压水潜水基岩(岩浆岩)隔水层(2)地下水位•实测水位:初见水位、稳定水位•历年最高水位(3)动水力、流砂、管涌•静水压力与动水力:静水(不流动的水)作用在水中物体上的力称为静水压力;而流动的水(地下水,或渗流)对单位体积土的骨架作用的力称为动水力,又称渗透力。wij3/mkN•临界水力梯度:渗透力恰好等于土的有效重度时的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可用渗流的水力梯度i和土的临界水力梯度icr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流砂,若iicr则会发生流砂现象。•设计时不仅应保证i10的砂和砾石、卵石,分两种情况:1.当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少(小于30%)时,由于阻力较小,只要较小的水力坡降,就易发生管涌2.如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多,以至塞满全部孔隙(此时细料含量约为30%-35%),此时的阻力最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会发生流土现象基坑开挖面是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粉土粉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后的粉土粉砂面干爽得可穿皮鞋走上去。水库副坝产生管涌管涌造成稻田被冲毁(4)地下水控制方法简述方法名称土类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水文地质特征集水明排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土7<20.0<5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降水轻型井点0.1~20.0<20管井粉土、砂土、碎石土、可熔岩、破碎带1.0~200.0>5含水非富的潜水、承压水、裂隙水截水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可熔岩、破碎带回灌填土、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8.2基本降水方法•(1)集水明排:排水沟和集水井•1)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基坑底部与基础边缘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2)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1-排水明沟;2-集水井;3-离心式水泵;4-设备基础或建筑物基础边线;5-原地下水位线;6-降低后地下水位线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当基坑侧壁渗水量较大或不能分层明排时,宜采用导流降水方法。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1-底层排水沟;2-底层集水井;3-二层排水沟;4-二层集水井;5-水泵;6-原地下水位线;7-降低后地下水位线基坑明排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比较稳定(细粒土边坡不易被渗流冲刷而产生塌方),基础埋深较浅,降水深度不大,不易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