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3、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还知道了些什么呢?(大多数的同学都讲到了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二、栽花1.高尔基爱他的儿子,那么儿子爱不爱父亲呢?请自由朗读课文2、3段。(课件一)(1)指名读2、3小节,交流:哪些关键词句让你感受到他的儿子也深深地爱着他。(2)老师也画出了关键词句,再读一读。(3)填空出示,帮助背诵。3.体会儿子对父亲的爱(1)他的儿子真懂事啊,(课件)看图,他们在干什么?(2)我们班有好多家长在外面打工,你在家里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小结:是呀,儿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留下了对爸爸的一份浓浓情意,留下了一份深深的祝福。带着这些体会,让我们再读这一小节。三、品读“赏花”,指导朗读。1.儿子种的花开了吗?(课件)用一个词来赞美赞美。2.课件出示“春风吹来,……蜜蜂。”多美的情景呀,快来读读吧!3.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你看到了高尔基院子里,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样?(个别读)当你做完一天的工作累了时,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样?(个别读)当你心情烦闷时,你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样?(个别读)4、高尔基此时看到儿子种的花,会怎么想呢?(课件)四、品读“写信”1.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啊!不久,一封信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谆谆的教导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说了些什么。2.师朗读。3.捧着父亲的信,儿子会怎么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7—9自然段。师: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太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想弄懂它的办法,好不好?生:我们可以多读几遍,认认真真地思考。生: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生: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那么下面就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仔细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看谁读懂的多。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就是鲜花。师:你是从哪里读明白的?生:第七自然段。(生读)这里的破折号就告诉我们,这美好的东西就是鲜花。师:多会读书啊,连标点符号也没放过![评:适时的肯定,也是读书方法的指导。]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如果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他的生活就会非常愉快。师:好的!你是从哪里读明白的?生:第8自然段。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理解的意思表达出来吗?生:(读)师:这里,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种鲜花?生:(笑,摇头)师:那么你们认为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留给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呢?生:(一时语塞)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特意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当时,这位同学很感动。望着他那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鼓励。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敢过马路,我就搀着他一起过。我给了他帮助,感到很高兴!生:今天,我的同桌没带钢笔,我借给他用。我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我也很高兴!生:……(略)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引读)生:(读8、9自然段)师:(出示两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永远比“拿”愉快。)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话,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生:我觉得第二句强调了“给”。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请再读读这句话。师:你们知道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生: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生:就是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