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大额资金监管的难点及对策国库大额资金监管的难点及对策国库大额资金监管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国库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提高国库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国库的职能作用,才能更好地防范资金风险,真正起到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一、加强国库大额资金监管的重要意义1、加强国库大额资金监管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库是国家经济中心的一个特殊部门,在国家预算收入与支出中肩负着执行、监督、促进等重要作用,而国库的大额财政资金是国家进行集中再分配的主要渠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国库的资金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涉及资金问题的每一个小失误都可能会产生大问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社会影响,影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加强国库大额资金监管深刻的影响着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和认可度。2、加强国库大额资金监管是规范银行内部管理的需要。我们人民银行作为政府部门的核心金融机构,担承担者着经理国库和代理国家组织发行、兑付国家债券的重要职能。同时,人民银行还是国家预算收入结算的主要渠道。所以,不论是在国库部门,还是在银行结算的每个环节,国库大额资金的风险问题都将长期存在。一旦发生资金风险,将会涉及多家银行部门和金融机构,产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我国的国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出纳机关,其执行、监督、促进作用,在国家预算收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国库会计工作,是国库最为重要的、最基本的职能,强化资金监管、保证资金安全,是国库的生命线。所以,基于国库内在职能的需要,规范银行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全面加强国库大额资金的监管。3、加强国库大额资金监管是国库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新的金融形势和经济任务下,国库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已势在必行。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库的单账第1页共5页户改革已经启动运行,国库会计核算统一系统也已建立,国库资金汇划成为一个系统完备的体系,这在国库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国库的会计基础工作,只有加大国库资金的监管,保证国库资金安全了,国库的改革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国库的事业才会得到长足发展。二、国库大额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难点1、监管法规体系不健全。当前,国库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严重的影响着国库职能的发挥,也造成了对大额资金的监管不力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已不适应新时期国库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现行的国库法规仅对国库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条文过于笼统,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乏具体行使职能的依据和手段,难以发挥国库监管的作用。现行法规对财税部门如何实施监管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国库监管难以落到实处。国库在履行责任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有权反映和拒绝办理。同时,财税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发挥国库职能,对于促进税款准确、及时入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意义。有的甚至认为,国库部门只是单纯的服务部门,只是财政的出纳,国库部门履行国库监管职能是国库要权,因此对国库行使监管职能不支持、不配合,造成国库监管难以奏效。可以说,当前的国库资金监管严重的流于形式。2、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首先,与《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的操作员功能相比,国库会计的岗位职责严重不相符。目前国库设置核算系统岗位时,系统维护员的日初始化功能和会计主管的数据备份功能都授权给记账员。实际操作中,记账员在系统中却可以行使系统维护员和会计主管的职能,于是增加了利用会计主管增加虚假用户违规处理业务的风险。其次,不能严格坚持帐、表、簿和凭证换人复核制度,有时差错更正和错误凭证划退均未经会计主管审批,造成不良后果。部分业务交接不规范,经办人员离岗、未办理交接手续,导致出现了其他人员用操作代号办理业务的现象。再次,对账不够规范,有的流于形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