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既是望城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又是实现科学跨越的机遇期,更是奠定XX县区格局的突破期,编制好《望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指导望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科学编制好《规划纲要》,特提出以下基本思路。一、“十一五”发展基本估价(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面对冰冻灾害、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区划调整的特殊时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融城强县”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工业XX县区、城乡统筹”发展方针,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望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判断,“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可望全面或超额完成,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竞争实力大幅攀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30亿元(预计数,下同),是的2.8倍,年均增长16.2%,超过规划目标1.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21亿元,是的4.1倍,年均增长31%,超过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快速攀升,由的第170位跃升到的第92位,成功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宏伟目标。2、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90亿元,是的4.6倍,年均增长32.6%,超过规划目标9.6个百分点,形成了以食品医药、有色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在“工业XX县区、园区兴工”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7:69.5:21.8,其中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9.2和4.2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3、农业基础夯实巩固,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年均增长7.5%,超过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30多亿元,改善了大批农业水利设施,改造了一批基本农田,建立了多个蔬菜种植基地,农第1页共16页业基础夯实巩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集体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引进了一批大中型农业项目,特种水产养殖和休闲农业迅猛发展,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性、带动性作用逐步显现,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4、投资规模持续加大,发展优势明显提升。,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30亿元,是的4.5倍,年均增长34.9%,超过规划目标23.9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在投资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以雷锋大道、金星大道、长湘公路、金洲大道、潇湘大道北延线等融城主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城镇规模持续扩张,县城品位不断提升;水利基础夯实巩固,防洪抗灾能力显著提高;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供电质量大为改善;邮电通讯、给排水等其他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再加上京珠西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石长铁路等重点工程的启动建设,我县的发展优势明显提升。5、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随着大批产业项目的引进投产,发展类型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产业支撑型转变;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注重科技进步,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区域发展实现了由“融城”到“建城”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县经开区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园大规模投入建设,长沙电厂、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亚华乳业、澳优乳品、雪津啤酒和中航起落架、湘船重工、有色控股等大中型工业项目成功落户或建成投产,和记黄埔、恒大名都、联城国际、深圳南山等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发建设,我县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6、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40元,年均增长14.1%和18.3%,分别超过规划目标3.1和6.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是的2倍,年均增长15.4%,超过规划目标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现代消费品大量进入普通家庭,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第2页共16页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