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课题: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教材P2-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是在学生对除法竖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教科书创设了猴子分桃子的情境,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学生没有接触过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时,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解算理,可能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这样,有的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听不进去;有的学生感觉简单易学而忽视算理;还有的学生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精心制作了形象生动的课件,并创设了学生最爱听的童话故事,让故事的情节贯穿始终,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由旧知引出新知,由一点引出几点,由现象探究规律的过程。教学重点:学习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意义。教具准备:PPT课件、小圆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1、出示情境,引导观察。(1)师:(出示情境)“两只猴子围着堆在一起的68个桃子,在商量着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教师可以问:小猴子们想吃桃子,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个别汇报,了解猴子的数量、桃子的数量,小猴子想吃桃子,为了公平必须平均分等信息。2、提出问题师:你们能提出问题?(如:6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猴子,1只猴子分到几个呢?)3、探究计算方法(1)教师建议:同学们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纸上算一算,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2)学生汇报各种算法。(3)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3只猴子分68个桃子”的情境(2)这群小猴子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新问题吗?2、探究计算方法(1)学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2)小组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如:可以先分整篮的,再将剩的8个再分:也可以先分8个后,再拿出6篮来分,每只猴子先分得2个,剩余2个,然后又分得2篮,所以每只猴子分别是2+20=22(个)。(3)反馈、质疑。师:你们能将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吗?(教师要注意展示分的方法和算式,将具体的操作和抽象的算式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评价、质疑中得出恰当的结论。)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3、小结: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三、巩固训练、应用。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又碰了一些问题,55页练一练第1题(小猴回家)学生独立计算,同桌相互检查。练一练(第2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提出问题以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再与同伴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到第3题的内容。六、板书设计分桃子68÷2=34(个)68÷3=22(个)……2(个)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七、教学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除法竖式一直被我们当作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竖式练习让学生得以巩固。而新课程改革下,这种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算怎么列,学生就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