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数一数【单元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而且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单元重难点一览】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难点: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4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5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单元课时安排】数一数1课时【教学设计】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会读10以内各数。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产生爱学数学的想法。【教具、学具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教学教师:同学们,你们会唱《拍手歌》吗?(会)来,我们一起拍着手唱唱吧。(会的大声唱,不会的听)你拍一,我拍一,……二、口头数数”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同桌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试着跟大家数几次。三、看图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出示主题挂图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再反复提问:还有什么?1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物体个数。(1)数数量是1的人或物体。教师:有几面旗?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一面国旗图上加上圈。教师:有几位教师?在老师图上加圈。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教师板书“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2)数其它的人或物体。仿照(1)进行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3数教室里的实物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一竖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竖行有几位同学?……四、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等,还数了教室里的门、窗等物体的个数,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小关镇口头小学赵坤炀编第二单元比一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同时,渗透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因此教材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单元整体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2【单元重难点一览】重点:使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难点:使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单元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3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单元课时安排】比多少1课时比长短、高矮1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