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规划福建建设科技20071No1531永安吉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旅游规划谢泽斌(福建工程学院福州350007)郑耀星(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福州350007)[提要]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以永安吉山旅游区控制性规划为例,深入分析古村历史背景、村落布局、古建特征与开发现状,提出古村保护和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思路和规划理念。[关键词]抗战文化古村保护旅游规划可持续性发展Abstract:Basedonnewruralconstructionandruraltourismdevelopment,takingtheJishanscenerydistrictofYong’ancity,forexample,thispaperthoroughlyanalyzesthehistorybackground,villageallocationplan,charactersofhistoricalbuildingsandpresentdevelopingstate,proposesthepreservingplanningandideologyofhistoricalvillagepreservationcombinewithtourismdevelopmentandsustainablede2velopment.Keywords:cultureofAnti-JapaneseWarofResistance;preservationofhistoricalvillage;planningof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07—08—241吉山历史文化名村概况吉山古村地处永安城区西南郊文川溪畔(图I),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景色宜人,。隶属于永安市吉山乡,其行政区划主要包括下吉山村及其周围的部分区域,全村现有人口1200多人。吉山自古重文兴教,人文荟萃,清代共出举人、进士、贡生、秀才292人,历史遗迹众多,有较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现存清代古民居40余座,尤以柴排厝、棋盘厝和萃园书院最具代表性,还有建有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的官宦人家大夫第和雕梁画栋、精巧别致的团和厝以及雄伟古朴的土围楼。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吉山作为福建省政府主要机关及大专院校驻地,是当时全省行政、文教中心,陈仪、刘建绪、严家淦等军政要员和唐守谦、杨枣、蔡继琨、卢前等学者名流云集吉山,省主席公馆、省保安司令部、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省立音乐专科学校等近40个省级党、政、军、文、教机关也驻在吉山,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吉山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抗战文化遗迹。1999年,吉山被福建省确定为首批历史文化名乡之一,其融抗战文化、古建筑文化、酒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2吉山村的村落布局及古建筑特点211村落布局特点我国古人对城市规划建设有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管子》上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时,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吉山古村在营城选举上就体现了这个原则,选在北陵山与文川溪围成的平原上。东、北面有北陵山这个天然屏障,又为村民生活砍柴和打猎提供了保障;东、北向文川溪蜿蜒而下,为农业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交通。整个地段呈三角形,东、北高,东、北底,披山带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整个古村建筑依山势而建,背山面水,结合地形自由布局,道路随地形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建筑、环境、道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利用对景手法,形成整个古村丰富和谐的街道空间。212古建筑特点由于吉山位于闽中地区,开发较晚,受到闽东、西、南、北各种文化的影响,它的民居建筑呈现出多元化建筑文化现象,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连排屋”型等。墙体选材也是多种多样,院落式民居主要是砖、石,土堡围屋为生土,但是木材还是最典型的。主要承重结构采用木构架形式,砖石或生土。承重木结构通常为穿斗式木结构或抬梁式木结构或两者混合的构架形式。外立面大多朴素、整洁,很少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山区人诚实、纯朴的性格。表1吉山古村优秀的古代建筑名称始建年代结构类型建筑性质现状级别萃园书院(图II)清顺治四年(1647)颇似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举人刘奇才所建书院2005年5月,永安市文体局对其按原貌予以修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祖屋(图III)清代木结构刘氏家族的祖屋保存较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挹秀楼(图IV)1945年砖木刘韵韶住宅2005年8月,永安市文体局对其进行了重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方月清代穿斗式木结构清代进士刘元晖祖屋已经废弃,无人居住,墙身、屋顶破损严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坊清代抬梁式木结构酿酒作坊于2005年进行修复基本保留原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