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专题3:中国经济VIP免费

专题3:中国经济_第1页
1/7
专题3:中国经济_第2页
2/7
专题3:中国经济_第3页
3/7
专题:中国经济史专题:中国经济史一、中国古代经济一、中国古代经济•1、各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开发•隋唐——封建经济的繁荣•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清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逐渐落后•2、发展状况:•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西汉:丝绸之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开发(原因)•隋唐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表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原因、表现)•宋代南方生产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农业、手工业、商业)二、中国近代经济二、中国近代经济1.近代工业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洋务运动。(时间、举办人、目的、口号、主要企业、地位和作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产生(洋务运动刺激后)——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戊戌变法的经济措施)——短暂春天(一战期间)——陷入困境: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战。三、新中国经济三、新中国经济•1.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出现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是“一大二公”。•(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2.工业经济•(1)1953—1957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2)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1958年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4)文革十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损失约5000亿元。•(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政企分开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6)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3、列举新中国的经济成就•一五计划时期:•初步探索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四、经济发展启示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人力、科技、资源等各种条件;经济发展要遵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制定恰当合理的政策并及时调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专题3:中国经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