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管人才经验交流科学的人才观,也就是对于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什么是人才以及应该如何用好人才等问题,所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和观念。科学的人才观,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资源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实践中必须认真加以把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创新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全面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牢固确立科学的人才观(一)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是对人才这一战略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与总结,与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涵盖这一人才理论精要。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十六大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其本质是尊重人才。惟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人才不断涌现,让最活跃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二)要确立党管人才的理念。党中央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管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扩大了组织工作的视野和领域。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是党的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客观要求。在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的新形势下,如果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加强党对人才的宏观管理,不全面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就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要确立围绕发展加强人才工作的理念。发展是我们第1页共5页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小康大业,发展是主题,人才是根本。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促进发展上,使人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发展,有利于发展。国有企业人才工作,要把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当前工作的着力点,贯穿到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发展作为重要标准,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不断提高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的水平,知人善任,广纳群贤,把人才吸引到发展上来。二、创新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人才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党管干部相比,党管人才所涵盖的领域更宽广,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任务也更加艰巨。对于我们国有企业来说,既有吸引人才、激活人才增益的问题,也有留住人才、盘活人才存量的问题。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必须创新机制,做好人才的发现、选拔、使用、培养,鼓励和引导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既要注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又要注意引进适用人才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根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能上不能下等“痼疾”,真正形成人才辈出、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二)要建立符合社会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目标和重点上,要区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取向。对企业党政领导人才,要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企业中层管理人才,要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要着重提高他们的科研、学术水平,从中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第2页共5页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在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探索创新,把理论培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