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1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1.1集合的概念第一章•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蓝藻、支原体等。•3.细胞的统一性表现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4.英国科学家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5.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①细胞是结构单位;②细胞是功能单位;③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6.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本节主攻要点•目标导航:•1、能够使用显微镜的高倍物镜观察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重点)•2、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学习目标定位情境导入:关于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有各种说法:按细胞直径来说,要数卵细胞,其直径约200μm;以细胞长度而言,当为骨骼肌细胞,长的可超过4mm;而以细胞突出的长度来划分,当之无愧的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轴突,长的可达1m以上,故神经元可称之为体内最大的细胞了。你还了解哪些细胞?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1、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经过使细胞数目增加;通过使得细胞形态结构不同,行使不同功能。即不同种类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是。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它们体现细胞的性。植物细胞还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人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无)细胞核。3、复习显微镜使用步骤(低倍镜)(1)取镜:打开镜箱后,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2)安放:平稳的放在实验桌的左前方。(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睁开看着画图)(3)对光: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反光镜,直到显微镜视野中看到明亮的光线为止。a.转动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b.选光圈对准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视野白亮为止。当光线强时,让镜对着光源,光线弱的时候,用镜对着光源。(4)制片:制作临时装片,如果细胞与背景色相同或相近,则需要将细胞染色。(5)观察:低倍镜观察A、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的中心。B、转动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以免物镜和标本相撞)C、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要点及几点说明①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倍数×倍数。②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③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物像是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是的。•1.为什么在观察标本时,要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2.在换用高倍镜前,为什么将观察的目标移向视野的中央?•3.观察细菌和蓝藻两种细胞,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提示:1.使用低倍物镜是因为低倍物镜下视野相对较大,易于找到目标;换用高倍物镜是为了清晰观察标本。•2.高倍镜的视野小,若在低倍镜下目标不在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后有可能不在视野中。•3.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细胞质等。教材问题释疑•(一)问题探讨•1.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细胞。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二)实验•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2.提示: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