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横断面设计本章主要介绍公路的横断面组成及设计方法。第一节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及宽度一般由行车道、路肩、中间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等组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时还有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等,单车道的四级公路有错车带。一、公路横断面组成二、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由车道数和一个车道的宽度确定。1、车道数的确定由远景预测交通量和车道通行能力、设计服务水平确定。车道数为偶数。2、单车道宽度的确定由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组成。我国规定的标准汽车宽度为2.5m。富余宽度包括汽车行驶时对车道中线的左右偏移、车辆与车辆间的安全间隙、车辆至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行车道宽度的确定即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过小汽车行驶速度不高,过大会引起交通紊乱。研究表明,当v>60km/h时,单车道宽度应取3.5~3.75m;当v<=60km/h时,可取3.0~3.5m。一般情况下取3.5m或3.75m,个别可取3.0m。对单车道四级公路,《标准》规定行车道宽度3.5m,路基宽度4.5m。为保证错车,应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错车道,两错车道之间应相互通视。三、路肩宽度路肩的作用: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供车辆临时停放及行人通行,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路肩分硬路肩和土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才设硬路肩,一般公路只设土路肩。路肩一般设在行车道右侧,分离式断面左侧也设。路肩宽度一般根据道路等级、地形条件确定。常用的宽度有:土路肩:0.25、0.5、0.75、1.0、1.25、1.5m硬路肩:0.75、1.5、2.5、2.75、3.0、3.25、3.5m《标准》规定了各级公路路肩宽度的最小值和一般值。当硬路肩宽度小于2.5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间距小于500m、宽度3.5m、长度大于等于30m、过渡段长度20m。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100806010060804060304020硬路肩宽度(m)一般值3.25或3.503.002.752.503.002.50低限值3.002.751.502.751.50土路肩宽度(m)一般值0.750.750.750.500.750.501.500.750.750.750.50或1.50低限值四、中间带宽度中间带由分隔带和路缘带组成。路缘带的宽度一般为0.5m或0.75m.分隔带的宽度由土地的紧张程度、工程造价、行车环境等决定,最小为1.0m,一般为2.0m或3.0m,最大一般不超过4.5m。中间带的设置方式有两种:在同一平面上(整体式)、不在同一平面上(分离式)。对后一种,中间带的宽度在全线可不统一。昌九高速公路五、爬坡车道对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的陡坡路段(坡长受限制的路段),当上坡方向的载重车行驶速度降低较大,或上坡方向的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在上坡方向行车道的右侧设置爬坡车道,专供载重汽车行驶。对需设爬坡车道的陡坡路段,应与改善正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因设爬坡车道而使工程费用增加很大时,可不设或缩短爬坡车道。六、路基宽度即两侧路基边缘线之间的宽度。第二节弯道的超高与加宽一、超高及超高缓和段1、超高及其作用⑴.超高: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超高。⑵.作用: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与舒适性。2、超高值的计算RViy127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最大超高10%,其他公路为8%,积雪严寒地区6%。当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设置等于路拱的超高或不设超高。当时,不设超高。3、超高缓和段由直线的双坡路拱到圆曲线的单坡断面,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渡路段,称为超高缓和段。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其超高过渡段为值线。其他等级的公路超高过渡段为缓和曲线。不设minRR(1)超高过渡方式①无中间带道路边轴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到超高横坡值。中轴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时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到超高横坡度。适用:绕边线旋转: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此法。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全线应统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