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强夯法介绍2VIP免费

强夯法介绍2_第1页
1/56
强夯法介绍2_第2页
2/56
强夯法介绍2_第3页
3/56
强夯法简介主要内容:一、强夯发展史二、适用情况三、加固机理四、设计计算方法五、施工步骤六、质量检验一、强夯发展史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利用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将8-40吨的重锤从6-40米高度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强夯法起源于法国,1969年首先用于法国戛纳附近芒德利厄海边20来装八层楼居住建筑的地基加固工程。现场地质条件为表层4~8m为采石场废石废土填海造地,以下的15~20米为夹有高压缩性淤泥透镜体的砂质粉土,再下为石灰岩。处理措施:强夯,只一遍(锤重80KN,落距10m,夯击能1200KN.m)就沉降50cm。竣工后,基地压应力300kPa,绝对沉降仅1cm,差异沉降可忽略不计。强夯法是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之后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应用。我国于1978年首次由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及其协作单位在天津塘沽新港三号公路进行了强夯法试验研究。他通过一般8~30t的重锤(最重可达200t)和8~20m的落距(最高可达40m),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能,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等。二、适用情况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杂、素填土湿陷性黄土碎石土强夯法三、加固机理夯锤地面挤压土体隆起夯击能挤压周围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冲切上部土体冲击波冲击力对非饱和土地基压密过程基本上同实验室中的击实实验相同,挤密振密效果明显。对饱和无粘性土地基土体可能会产生液化,其压密过程同爆破和振动密实的过程相同。对饱和粘性土地基产生超孔压,并且逐渐消散,地基土固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三种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动力荷载减小土孔隙,提高强度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土体固结分为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加密、碎石墩置换、排水的组合处理细颗粒饱和土局部产生裂缝,增加排水通道动力固结动力置换动力密实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被挤出的过程,其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实际工程表明,在冲击动能作用下,地面会立即产生沉降,一般夯击一遍后,其夯坑深度可达0.6~1.0m,夯坑底部形成一层超压密硬壳层,承载力可比夯前提高2~3倍。非饱和土在中等夯击能量1000~2000kN·m的作用下,主要是产生冲切变形,在加固深度范围内气相体积大大减少,最大可减少60%。动力固结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固结。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强度得到提高。夯击三遍的情况从左图可以看出,每夯击一遍时,体积变化有所减少,而地基承载力有所增长,但体积的变化和承载力的提高,并不是遵照夯击能的算术级数规律增加的。动力置换整式置换: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桩式置换:形成桩式或墩式的碎石墩或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等形成的碎石桩。经强夯加固后,该土层强度和变形等指标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层范围。1、有效加固深度HMh系数,根据地基土性质决定夯锤重(t)落距(m)四、设计计算方法影响H的因素除了锤重和落距外,还有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其它强夯的设计参数。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有效加固深度如果没有则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建议取值强夯置换墩的深度土质条件决定对淤泥、泥炭等粘性软弱土层,置换墩应穿透软土层,着底在较好土层上对深厚饱和粉土、粉砂,墩身可不穿透该层夯锤落距单击夯击能=M*h总夯击能=N*M*h单位夯击能=N*M*h/A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试验确定。对饱和粘性土所需的能量不能一次施加,否则土体会产生侧向挤出,强度反而有所降低,且难于恢复。根据需要可分几遍施加,两遍间可间歇一段时间。2、夯锤和落距选择合适的夯锤和落距圆形和方形气孔式和封闭式选择夯锤锤重确定落距根据单点夯击能量较适合的夯击能夯击能最低值介于底面积按土的性质确定3、最佳夯击能在这样的夯击能作用下,地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强夯法介绍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