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诗歌爱上诗歌——《短诗三首》教学设计设计特色:本课中的三首短诗都选自冰心的早期诗集《繁星》,读起来有节奏、有韵味;细品之下,又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的魅力。本课教学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本课目标,引领学生经历“读诗歌——解诗人——悟诗情——集诗趣”的过程,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并在学习实践中体会查找资料对解密诗歌的意义。9.短诗三首城西小学四年级组课文简析:本课中的三首短诗都选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繁星》。三首短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细品之下,又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的魅力。《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五九)都体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歌颂。前一首体现的是诗人“永不漫灭的回忆”中母爱陪伴的温暖;后一首体现在经历“风雨”时,母爱力量的伟大。《繁星》(一三一)体现了诗人对大海的特有感情,这与诗人的童年经历有关,并在她许多相关作品资料中有所体现。教学目标:1.会认“漫、涛”二字,会写“繁、漫”等8个生字。2.反复朗读短诗,体会其中韵味。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根据需要查资料理解短诗,体会诗歌中的“母爱”和诗人对大海的感情。4.背诵诗歌,积累摘抄自己喜欢的短诗。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板块一:明确任务,走近诗歌1.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第三单元,学习现代诗歌,学习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单元主题句子)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2.出示篇章页:这个单元中,关于诗歌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呢?预设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预设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预设3: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3.今天,让我们先来学习——短诗三首。(板书课题)板块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1.初读诗歌,疏通字词(1)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初读检查①指名读诗歌,一人一首,随机正音。预设:永不漫灭藤萝膝上波涛②小声朗读诗歌,有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预设1:同桌讨论解决。预设2:翻阅《词语手册》工具书解决。预设3:集体解决。(3)初步感知:这三首诗歌有什么特别的?预设1:题目一样,都是《繁星》,但后面括号里的不一样。随机引导1:是的,因为这三首诗歌都选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繁星》。(板书:繁星。随机书写指导“繁”)看了资料,你会了解更多(出示资料)——《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包含了小诗164首。《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预设2:三首诗歌都挺短的,都只有5行。随机引导2:是的,在现代诗歌里,我们根据篇幅长短,通常把不超过14行的,称为“短诗”。预设3:三首诗读起来挺有画面感。……(4)小结:第一次读这三首短诗,我们疏通了字词,还初步了解了短诗的来处。真不错!2.一板一眼,读出味道(1)第一首①引导:古诗朗读,有节奏。现代诗歌也有节奏,不信,你听——(师范读第一首)你听出什么了?预设:“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三个有节奏感。(朗读)②追问:为什么这三句有节奏感,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预设:三个句式相同,所以读起来有节奏。(朗读)③指名读,齐读。(2)第二首①过渡:其它两首读起来呢?自己试试,看看有没有发现。(生自由朗读)预设:第二首诗也有相同的句式“哪……”,读起来有节奏。(朗读)②追问:因为句式相同,所以读起来有节奏、有味道。这几句还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读)预设:“光、香、响”有押韵“ang”,读起来有味道。(朗读)提升:这样字音里听起来押韵叫“同音韵”。③自由读,指名读。(3)第三首预设:两个带“风雨”的句式相同,读起来有味道。提升:像“风雨”、“里”这样因为有相同的词语和字,读起来有韵味叫“同字韵”。指名读。(4)小结:通过读诗,我们发现了现代诗歌长短不一,而且这三首是短诗。我们还发现了现代诗歌读起来有节奏,有些还有韵味。(板贴:读诗长短节奏韵味)板块三:了解诗人,感悟诗情1.过渡:那在冰心奶奶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