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北>30002000-30001500-20001000-1500750-1000<750图例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ppm)甲乙-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联考地理试卷萍乡中学万载中学宜春中学、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本卷为单项选择题,分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转填绘到答题卡上)右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是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当地楼房各朝向外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绘制的一月和七月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变化方位图(单位:千焦/平方米·日)。读图回答3~4题。3.该地楼房()A.一月份东墙接受太阳辐射最多B.七月份南墙接受太阳辐射最多C.一月份南墙接受太阳辐射最多D.七月份北墙接受太阳辐射最多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三江平原B.黄河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读下图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单位:ppm),回答5~7题。(注:试验采用的降雨强度为2.0mm/min,降雨历时30min)(m3)20406080100000.51.01.52.02.53.03.5植被覆盖度(%)径流产生量植被覆盖度(%)020406080100020406080100120140123.0788.7557.2924.114.3381.5150.86(克)泥沙产生量5.甲、乙两地土壤含盐度高,分别是因为()A.化肥使用量过大、不合理灌溉B.不合理的灌溉、化肥使用量过大C.海水入浸、不合理灌溉D.排放工业废水、化肥使用量过大6.导致甲区域土壤含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B.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入海径流量大减C.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D.地壳下沉,海洋面积扩大7.据图判断,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规律为()A.自北向南、自东向西递增B.自东西向中间增加C.自河流向两侧增加D.自内陆向沿海、自河流向两侧增加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据图回答8~9题。8.据图示判断,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的关系是()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B.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线性正相关C.植被覆盖度提高20%,径流产生量相应增加20%D.植被覆盖度在20%~60%之间时,径流产生量最大9.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A.20%~40%之间B.40%~60%之间C.70%~85%之间D.85%以上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关于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及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月,西风带影响B.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C.6月,锋面控制D.8月,夏季风最强盛11.关于B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水源不足B.市场需求变化C.土壤贫瘠D.机械化水平低“”下图为联合国统计的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劳动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B.我国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出现的年份大致相同C.在年前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D.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13.人口的变化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B.从长期来看,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C.我国在现阶段就应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D.目前,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