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点归纳与高中历史大题最强答题模板易错易混淆的点是最容易提高分数的地方,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易错易混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高中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点归纳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易错点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4.柳宗元曾说ldquo;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rdquo;,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5.ldquo;汉承秦制rdquo;,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6.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7.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易错点对ldquo;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dquo;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ldquo;半殖民地rdquo;和ldquo;半封建rdquo;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ldquo;半殖民地rdquo;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ldquo;西学东渐rdquo;。ldquo;半封建rdquo;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另外,ldquo;半殖民地半封建rdquo;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ldquo;半封建半殖民地rdquo;的字眼。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易错点1.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3.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5.学生容易误以为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8.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9.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10.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11.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12.ldquo;左rdquo;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ldquo;左rdquo;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ldquo;左rdquo;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13.注意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ldquo;城市中心论rdquo;,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易混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