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常州模拟)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C.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D.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解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答案:B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2~3题。2.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②属于沉积岩B.③属于沉积岩C.④属于变质岩D.⑤属于岩浆岩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岩石是从地下延伸出来的,应属于岩浆岩。答案:A3.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⑤①②④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②③④解析:①③均为沉积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下,所以③形成时间早于①;从图中可以看出②为花岗岩,其形成晚于其所在岩层,所以②形成晚于①;⑤为玄武岩,因其在①中也有分布,所以其形成早于①;③为石灰岩,其与岩浆交界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形成大理岩;④形成晚于②。答案:B“”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回答4~5题。雨花石昆石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4“”.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5.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石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解析:第4题,雨花石具有很好的磨圆度,说明经过长期的搬运,它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昆石是内力作用的产物;石灰岩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第5题,雨花石存→在于砾石层,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来看,雨花石砾石是可能实现的。答案:4.D5.B(·潍坊模拟)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6~7题。6.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7.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6题,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基础上发育的,这种岩石属于沉积岩,对应图中的甲;图中的乙为岩浆岩。第7题,根据物质循环图可知,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沙丘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对应②。答案:6.A7.B8.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②景观中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③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④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①是安徽黄山岩浆岩,在地表更多见的是沉积岩;②是黄河壶口瀑布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③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④是云南路南石林,为沉积的石灰岩,易形成喀斯特地貌。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泰州调研)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9~10题。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为沉积岩B.C为喷出岩C.D为岩浆岩D.E为变质岩解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相关性可知,A为岩浆、B为侵入岩、C为喷出岩、D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答案:BD10.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B.③为重熔再生作用C.⑤为变质作用D.⑥为外力作用解析: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隆起作用;③④为外力作用;⑤为变质作用;⑥为重熔再生作用。答案:AC(·徐州模拟)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甲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乙中各数字表示的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①——冷却凝固B.②——外力作用C.③——重熔再生D.④——变质作用解析:根据图乙中箭头指向及文字提示判断②为重熔再生作用,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