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5原子结构、原子核复习(一):考点聚焦(二)知识点扫描:1、原子的核式结构(1)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粒子沿原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3)原子核的大小: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米,原子核的半径大约为10-14米~10-15米.2、玻尔理论有三个要点:(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旋转,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2)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2-E1(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沿不同圆形轨道运动.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而电子的可能轨道是分立的.在玻尔模型中,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各状态对应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的能量值叫做能级。3.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说明原子核不是基本的,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放射性射线有三种,它们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特点总结如上表:衰变规律:α衰变:β衰变:内容Ⅰ要求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衰变、半衰期Ⅰ要求放射性同位素Ⅰ要求核力、核反应方程Ⅰ要求结合能、质量亏损Ⅰ要求裂变、聚变、裂变反应堆Ⅰ要求放射性污染和防护Ⅰ要求方程两边质量数相等,电荷数相等;一般在衰变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半衰期的长短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它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所决定,跟元素的化学状态、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5).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互称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4、原子核由核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中子的发现——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质量数:与元素的原子量最接近的整数)核力——存在于核子间的强作用力使核子聚集在原子核内。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N+HeO+H质子H的发现方程卢瑟福Be+HeC+n中子n的发现方程查德威克核能(1)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3)质能方程:质能关系为E=mc2原子核的结合能ΔE=Δmc2裂变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典型的裂变反应是:U+nSr+Xe+10n8、轻核的聚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H+HHe+n【典型例题】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90°B.有的α粒子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C.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绝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A.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少C.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少3、(05江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它的核电荷数B.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它的核子数C.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2,再从定态n=2跃迁到定态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子的波长较短D.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是m1、m2、m3,那么在核反应中一定是m3>(m1+m2)5、(02全国春季)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