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水分代谢》训练卷(高二版附精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光合作用过程中,将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中,下列能表示植物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是()1.D“突从光下移到黑暗”导致C3还原C5或糖类减少,C5固定照常进行,所以C5减少,但不会减少为0。2.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2.B为了不让原来的淀粉对新产生的淀粉造成干扰,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3.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A.O2和C3化合物B.叶绿体色素C.H20和O2D.氢[H]和ATP3.D反应中产生的氢[H]和ATP,直接参与暗反应过程,将C3还原为糖类。叶绿体色素和H20是光反应需要的物质;O2是光反应产生的物质。4.一株正在结果、生长旺盛的西瓜植株,由根系吸收的水分的主要用途是()A.果实的生长B.植株的生长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4.C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5.下列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完全不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1)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4)干种子细胞(5)蛔虫卵细胞(6)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A.(1)(2)(4)(5)B.(1)(4)(5)(6)C.(1)(2)(4)(6)D.(2)(3)(4)(5)5.A发生质壁分离主要发生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6.除哪项外,下列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C.能进行渗透吸水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6.B由于能够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说明植物细胞是活的、能进行渗透作用、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而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具有亲水性是吸胀作用。7.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表示细胞液含水量变化的是()7.C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所以细胞液含水量减少,直止平衡.8.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渐()A.减小B.增大C.不变D.等于8.B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所以吸水能力逐渐增大9.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能证明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B.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C.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D.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9.D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失水导致液泡由大变小,液泡色素浓度变大,紫色变深。10.下列对光合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最适光为红光和黄光B.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糖类是通过叶脉导管传递的C.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D.葡萄糖的形成是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10.C光合作用产物—-糖类是通过叶脉筛管传递的,水分的运输通过叶脉导管传递的。11.下面各图表示在适宜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11.A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光质(特别红光和蓝紫光)有关,白光含有红光、蓝紫光。含水量含水量含水量含水量时间时间时间时间ABCD12.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A.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的作用B.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C.细菌由于脱水而死亡D.钠离子有杀菌作用12.C在高浓度盐水环境中,细菌会由于细胞渗透作用失水过多,而导致死亡。1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13.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失水,如果还要“质壁分离”,必须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14.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则此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应是()A.水B.低于30%蔗糖溶液C.低于30%的蔗糖溶液D.高于30%的蔗糖溶液14.C洋葱表皮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