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07模拟1.(07吉林模拟)花生地里有一种穴居昆虫蝼蛄能严重地破坏花生在土壤中的根系和果实,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水旱轮作以治虫。在改种水稻后除了能减少或降低害虫危害外,还能够A.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B.提高农田能量的传递效率C.促进农田的物质循环D.提高矿质元素利用率【答案】D解析不同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因此水旱轮作能提高矿质元素的利用率。知识点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①植物的矿质营养;②光能利用率的概念;③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07南京质检)今年南京地区出现的胜红蓟是外来入侵物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胜红蓟相比DA.基因库变化且相互影响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D.进化方向发生改变3.(07成都模拟)下列关于硫循环和酸雨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与水结合形成硫酸和硫酸盐而被植物吸收,是大气中的SO2进入植物体的唯一途径B.酸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的生殖和发育C.酸雨能通过伤害植物的茎而间接伤害植物的芽和叶D.动物体内的硫能直接通过细胞呼吸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进入大气中4.(07南通模拟)在“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BA.让植物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亚硫酸钠和稀硫酸的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5.(07深圳模拟)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内许多特有物种面临灭绝威胁,为了保护这些特有物种,你认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B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C.建立自然保护区D.严格控制污染6.(07江西模拟)下列有关人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BA.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碳酸,因此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B.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凤眼莲最初引入我国是作为青饲料用的水生植物,但现在却成为一大害草。为控制它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大气中的CO2的含量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7.(07海淀期末)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D8.(07海淀期末)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和繁殖能力极强,一株黄顶菊可以开1200多朵花,每朵花能结出100多粒种子。年首次在我国的天津、河北发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食,迅速蔓延。黄顶菊会使这些地区A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C.物种多样性增加D.遗传多样性增加9.(07黄冈模拟)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D选项内容方法实验要点A人群中遗传病实际调查法一定要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法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C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人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将少量多种生物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一定要在散射光下D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际调查、实验法等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解析】遗传病的调查范围很广,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是为了便于调查。种群密度调查选取的样方应该同样大小。生态瓶的环境有限,在散射光下可维持比较长的时间,但作为实验,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10.(07黄冈模拟)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图①显示从7天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B.图②走势说明细菌数量的变化受藻类数量变化的制约C.图③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D.图④中溶氧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引起的【解析】从图中可知,A、B、C均正确,D错误,图④中溶氧量迅速减少是在5、6、7三天,而此时参照图①藻类的数量却是迅速增加,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