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升初分班测试语文专题训练(北京四中)现代文阅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世博搏击风流B.作为为富不仁C.仍然忍辱负重D.词章义不容辞2.填人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B.虽C.因为D.如果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义务B.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主人C.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义务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主人【答案】CBB1【解析】略选择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__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如______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______。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A.醇厚幽香清冽B.清冽醇厚幽香C.醇厚清冽幽香D.清冽幽香醇厚【答案】D【解析】略书写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抄写下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答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解析】略填空题下面对联吟咏了我国几位著名文学家,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3)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2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答案】(1)屈原(2)杜甫(3)李清照【解析】略语言表达古诗默写(1)?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7),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8)时人不识余心乐,。(程颢《春日偶成》)(9)古典诗词中意境纷繁,气象万千。请任意默写出古诗词中带有“雨”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答案】(1)人生自古谁无死(2)随风直到夜郎西(3)散入春风满洛城(4)落花时节又逢君(5)举杯邀明月(6)何当共剪西窗烛(7)此曲只应天上有(8)将谓偷闲学少年(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解析】略文言文阅读3文言文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①谴,我②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或阻之(或:有的人)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2.翻译下面的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A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解析】略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4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空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干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