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高中、灌南高中、海头高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考试高二地理试题(选修)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中国面临的大洋是A.①B.②C.③D.④2.渤海和地中海海分别属于A.陆间海、边缘海B.边缘海、内海C.内海、陆间海D.陆间海、内海3.图中表示大陆架范围的是A.①B.②C.③D.④4.锰结核主要分布在A.②B.③C.④D.⑤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题。5.图中①和②处相比A.①处盐度高、温度高B.②处盐度高、温度高C.①处温度高,②处盐度高D.①处盐度高,②处温度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源通常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C.在海洋资源中,食盐储量大,是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D.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7.右图为“太平洋170°W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其中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8.海岸线是海陆的分界线,其不是一成不变的。下列因素可导致海岸线变化的是①地壳变动②大型水库的建设③海浪侵蚀④围海造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某海岸地形素描图,完成第9题。9.关于这种类型海岸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B.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C.温差大,有利于发展盐场D.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下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完成第10题。10.图中A海区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向大气中输入的热量多,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陆地D.大气11.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A.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B.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C.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D.防止海水污染12.日本斥巨资200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该岛露出水面不足2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日本这样做的原因是A.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B.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C.保持小岛作为日本领土的法律地位,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作为海运中转站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13.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农牧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14.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A.A时间B.B时间C.C时间D.都不是15.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读“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完成第16题。16.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17~18题。17.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A.①B.②C.③D.④18.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图回答19~20题。19.一艘远洋货轮5月18日从上海港出发,6月30日到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下列情况可信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