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讲与例析《兴奋传导》特点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指当活组织在有效刺激作用下,发生一种能够传播的、并伴有特殊生物电现象的反应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传导,其实质为局部电流的传导。神经纤维在刺激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而刺激后,受刺激部分细胞膜的电位变成了外负内正引起兴奋,且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此局部电流又导致新的膜电位变化如此循环向前传递,所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传导,兴奋传导的基本形式是神经冲动,而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通过膜电位变化实现的。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S点是受到刺激处,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二、细胞间—的传导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突触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突触结构及兴奋传导图解如下:理解突触的有关知识要注意3点:①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突触前膜和后膜比一般神经元膜略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化学物质一递质。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很狭小的空隙。②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兴奋性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如r—氨基丁酸)引起另一个神经元抑制。③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这里,递质起携带信息的作用四、突触传递的特点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1.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元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也就是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这段时间就叫突触延搁。3.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三、实例分析下图是两个相连的神经元,请据图作答:(1)图中①是,②是,③是,④是。(2)当②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②的膜外电荷为,膜内为;与此同时,①的膜外电荷为,膜内为。(3)刺激②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写数字),使之也兴奋;刺激⑦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使之兴奋。(4)二个神经元是通过相联系,它是由、和三部分组成。兴奋传到神经末梢的时,由释放出,由接收,而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解析】①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按其功能、形态分为树突和轴突。大多数神经元具有多个树突,分支像树枝,其功能是接受递质的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突细而长,其末端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神经)末梢。轴突的功能是把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或传递到效应器。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由于是通过突触释放递质来实现的,而突触内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树突→→突触轴突。③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鞘)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邻近的未兴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