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65岁,25年前被检测出患了2型糖尿病,但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个病,所以血糖突高突低,病情加重而进了医院,但经过医生、护士的精心照顾下,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出院前,护士给他做了很详细的健康指导,从此,一直带病优质生活。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每周测定一次血糖及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每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血糖尿糖血压体重脉搏腰臀围皮肤的观察(特别是足部)尿常规(特别是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血脂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血糖测试的方法主要有试纸法和血糖监测仪两种。目前国内市场有多种血糖仪和试纸出售,测试原理基本相同。试纸比色法:这种方法不需血糖监测仪,价格相对便宜,但缺点是仍为半定量测试方法。在试纸的一端附有一软薄膜,一般以较为醒目的颜色标出,薄膜上有化学试剂,当与糖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血糖监测仪法:与试纸比色法相似的是血糖监测仪也需要血糖试纸,而且某些种类的试纸包装上也标有比色板,因而在没有血糖仪时也可用比色法。但若用血糖仪,所测定的毛细血管血糖更加准确。早期的血糖仪操作烦琐,需要擦掉试纸上的血,然后插入机器比色,不仅容易污染机器,而且误差较大,现已逐渐淘汰;新一代的血糖仪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所以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理想尚可差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4.4—6.1≤7.0>7.0非空腹4.4—8.0≤10.0>10.0测试的时间最好是在早晨空腹时、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医生并不要求你每天都测8次。但是,你可以从上面的时间中,每天选不同的时间,一天做1~2次。这样,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得到一份血糖随饮食和时间波动的完整的资料。若病情不稳定,一周要选两天测全套血糖,即测空腹、三餐后及睡前血糖,其中空腹、早餐后2小时、睡前三个点的血糖必须测。如果病情稳定,一周测一天就可以了。测血糖的一般步骤:1.用酒精消毒手指,并晾干。每次注意轮换手指,千万不要用脚趾代替手指。2.用采血针(有的是笔式的)刺破皮肤,采血。3.待流出一滴血,滴在试纸相应的部位上。手指不能碰到试纸,也不可以涂开血4.等待结果。5.从显示屏上读数并记录下来(注意血糖的单位)。正确使用血糖仪第一,血糖仪必须配合同一品牌的试纸,不能混用。因为有的血糖试纸每批次有区别,换用前需要把新试纸的条形码数字输入仪器,否则会影响结果。第二,检测前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以免酒精混入血液。第三,采血量必须足以完全覆盖试纸测试区。取血时发现血液量少不能挤手指,否则会混入组织液,干扰血糖浓度。取血前将手在温水里泡一下,再下垂30秒。扎的时候把针按一下再弹出,以免扎得太浅。第四,试纸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且最好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第五,采血针一定一次性使用。在购买血糖仪前,你必须注意以下方面:*选择一种售后服务好,试纸能保证长期供应的血糖仪;因为不同品牌血糖仪的试纸不同,不能互相借用。*选择一种易操作的血糖仪,在购买时要求销售人员为你示范,并确认你可单独操作。*血糖仪的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应易辨认。*如你视力不佳,应选择一种可以用声音报告测定值的血糖仪。*最好选择一种有"记忆"功能的血糖仪,以便将你测定的血糖值储存起来。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即时监测血糖:☉出现头晕目眩、颤抖、出汗、恶寒和意识模糊等低血糖症状;☉出现嗜睡、视力模糊、尿频和过度口渴等高血糖症状;☉需要了解饮食、运动锻炼和药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时;☉当你必须做血糖控制不好就容易发生危险的工作时;☉如果是正在使用胰岛素或者曾经发生过低血糖的患者,在决定驾车或者进行其他要求注意力集中的工作之前,也要通过血糖监测确保安全性。患者若有下列情况的改变,应该增加血糖监测频率:☉改换糖尿病药物前后;☉开始服用其他类药物时(如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