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凡高桃花盛开VIP免费

凡高桃花盛开_第1页
1/2
凡高桃花盛开_第2页
2/2
凡高:桃花盛开...一直不喜欢凡高,对其单薄的认知也多囿于凡高是一个偏执狂,一个精神病疯子,连带着对他的作品也嗤之以鼻。若不是为学生上欣赏课凡高实在是一位无法回避的画家,我想这种认知恐怕会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是高一的学生,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孩子为数不少都挺有想法,所以面对一些现当代作品时,总是会提一些较离奇的问题,对于凡高,他们都兴趣浓厚,为了讲好这一课,我不得不重新找来凡高的生平、作品资料阅读,即便是自己不喜欢这位画家。读完后,着实令我惊异,时过境迁,再次面对凡高的画作,一种强烈,亦或是兴奋的认同感竟油然而生。凡高生前的生活十分坎坷,可说是被上帝遗弃的人,37岁时自杀身亡,作画生涯不长,总共不过十年左右,却遭受着精神崩溃前的全部痛苦。1853年,文森特·凡高生于荷兰的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6岁进入一家美术公司当职员,开始业余学画,因不能取悦顾客而被解雇;后在一所寄宿学校任教师,因恻隐穷苦学生而减免学费被辞退;还曾做过短期的传教士,凡高认为,人生最高价值就是抚慰世界上一切不幸的人,所以他慷慨解囊,试以基督为榜样,把一切都给了穷人,自己住木板棚、睡地板、穿破衣烂衫、吃粗粮,并且矿井失事,他去护理伤员、斑疹伤寒猖獗时,他不顾传染之危去照顾病人,这种吃苦狂热,反引起了教会的猜忌,最终被撤职。经过这一系列的波折,凡高幡然醒悟:应该当一名画家,这一决定也开启了凡高日后更为苦难的人生。凡高的画风虽然现在备受推崇,但在其生前却完全不被时人理解和接受、加之从事绘事前的经历,给其精神造成了很大的打击;3次恋情均以失败告终,对他脆弱的精神更是雪上加霜。在凡高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多是在疯人院治疗、休养,并创作了大量作品。这里所说的《桃花盛开》是凡高无数杰出的风景画之一,大地在彤云密布的暖和阳光下,射着炽烈的反光,桃花绽开得那么旺盛,使人惊喜若狂,两颗桃树干,枝挺姿健,妖娆可爱。桃树所展现的旺盛生命力,被画家那强有力而又十分激动的笔触表现得极其饱满。在画的左下角写了几个字:“怀念莫佛”,莫佛是凡高的表兄,也算是他的启蒙老师,作品创作之时,莫佛刚去世,这幅画是为赠给莫佛太太而作,并附有一首诗在画的背面: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人总还是活着,总还是活着......这首诗道出了艺术家最真挚的信念,“死者已矣”,对于活着的人,最重要的应该是保护那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容易消失的记忆,仿佛这些记忆能留住逝去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痛苦中。为了配合画家的创作意图,这幅画的色调异常鲜活、明快,与凡高往昔作品中强烈的色彩冲突迥异。短诗配合着画作,似乎可以从中感受到凡高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强烈情感、对命运的坚强。看着这幅画,太能给人鼓舞,孤独、落魄如凡高尚能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尚能如此坚强地散发光和热去照亮、温暖他人的心怀,身处逆境却拥有亲人、朋友由衷关怀的自己怎有理由消沉?短暂的逆境怎能是放任自身的理由?一幅幅翻阅凡高的作品,发现他有两种色彩最美:黄色、蓝色。有人认为凡高狂热、偏执的个性,让其对黄色难以抗拒,可我更愿相信,黄色是凡高赤子之心最由衷、最本质的写照;蓝色便是艺术家赤诚之心完全不被世人接受的深深的绝望。赤诚与绝望完满地充溢在画面中,黄色近乎是在燃烧,比任何时候都要辉煌、蓝色也蓝得深不可测,这两种象征不同情感的色彩在凡高的作品中是如此地平衡,乃至于和谐......(文森特·凡高遗作《麦田上的群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凡高桃花盛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