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其治疗药物进展兰大药理室2009-10-22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010203040506019952025印度中国美国糖尿病人数(百万)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血糖糖类物质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提供能量是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糖只有被消化成单糖(即葡萄糖)后才能在小肠被吸收。血糖是指血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水平相当恒定(3.89~6.11mmol/L),这是进入和移出血液的葡萄糖平衡的结果。葡萄糖耐量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基础和进餐时的胰岛素分泌模式10860789101112123456789A.M.P.M.早餐午餐晚餐7550250基础胰岛素基础血糖胰岛素(mu/L)血糖(mmol/L)时间餐后血糖餐时胰岛素分泌脂肪酸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甘油三酯脂肪组织糖原肝脏蛋白质肌肉胰岛素对代谢的影响促进抑制-S-S--S-S-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受体αβαβATPIRS-1ADPIRS-1磷酸化转运葡萄糖载体葡萄糖胰岛素作用模式生物效应IRS:胰岛素受体底物糖尿病分类糖尿病分类(病因学1999)1型糖尿病:起病急、发展快免疫介导特发性2型糖尿病:通常发病前伴有肥胖,症状较轻,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不如1型深入。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足任何类型的糖尿病都有可能在疾病的某一阶段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这种对胰岛素的需要不应成为糖尿病的分类基础。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时间(分)胰岛素060120180正常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进食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1型2型所占比例5%~10%90%~95%病因自身免疫遗传+环境发病年龄年轻成年发病肥胖少见多见临床症状明显不明显漏诊率低高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减少或相对增加胰岛素作用不变明显减弱酮症酸中毒常见少见2型糖尿病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和收入的关系01234567891025-3435-4445-5455-64年龄(岁)<2500RMB2500-5000RMB>5000RMB患病率%遗传环境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正常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糖尿病基因糖尿病相关基因肥胖饮食活动年龄(岁)2030405060正常情况胰岛素抵抗GTT(葡萄糖耐量检测)实验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InsulinResistance&MetabolicSyndrome胰岛素抵抗遗传肥胖缺乏运动老龄化药物某些疾病NIDDM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癌症PCOST2MD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三大非传染病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五大死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死亡率高2-3倍•心脑血管疾病高2-3倍•失明高10倍•下肢溃疡及截肢高20倍在美国,糖尿病肾病占尿毒症病人的25%,占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急性慢性大血管微血管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0%5%10%15%20%25%30%35%40%糖尿病肾病足损害神经病变坏疽MAU蛋白尿心梗脑卒中糖尿病动物实验糖尿病动物模型—化学试剂诱发四氧嘧啶(alloxan)1.t1/2为1min,静脉注射速度应快;2.注射后血糖有3相性变化:2-3h为初期高血糖,经6-12h后进入低血糖期,动物可出现低血糖性休克,所以在注射时应备有Glu急救,24h后为持续高血糖期,产生糖尿病。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糖尿病动物原发性瘦型糖尿病小鼠和原发性BB大鼠:类似于人的1型糖尿病。KK小鼠:必须通过饲喂高能饲料,或给予金硫葡萄糖,或导入肥胖基因使动物出现肥胖时则出现伴高胰岛素血症的糖尿病。Shr/N-cp大鼠: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并与cp肥胖基因有相关性。类似于人2型糖尿病。ob/ob小鼠,db/db小鼠,yellowobese小鼠遗传性糖尿病动物模型(db小鼠、ob小鼠)ob小鼠和db小鼠的联体实验实验方法注意若为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则不宜选用化学试剂诱发的高血糖动物模型,可用正常动物或自发性糖尿病动物的血清胰岛素测定。糖水解酶抑制剂应进行淀粉或蔗糖等双糖的糖耐量实验糖尿病的治疗治疗目的纠正代谢异常消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