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黔春桥2×85mT型刚构的设计肖春,李旭彪(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分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贵阳市黔春桥2×85mT型刚构的桥跨布置、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T型刚构;桥跨布置;曲线桥;预应力;悬浇施工1概述黔春大桥位于贵阳市北京西路上,平面呈近东—西向设置,依次跨越黔春大沟、在建黔春路、川黔铁路。全桥分为左、右2幅,沿左、右幅桥桥梁中心线的跨径布置均为5×35m(简支转连续装配式箱梁)+2×85m(T型刚构)。图1桥型布置图如图1所示,黔春大沟宽约10m,与道路中心线夹角约76º;在建黔春路宽13m,与北京西路道路中心线夹角76º;川黔铁路桥下共5股铁轨,净宽约29m,与北京西路夹角约80º。结合桥位处地形起伏较大、岸坡稳定性较差等特点,经与铁路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协商,将主桥桥型确定为2×85mT型刚构,上部结构采用悬浇施工。本桥于2009年1月开工,2009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如图2所示。图2主桥成桥照片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肖春(1982—),男,湖北武汉人,工学硕士,工程师,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工作。12地质水文条件场区位于贵阳岩溶盆地西侧,属剥蚀、侵蚀性低山河谷—斜坡地貌类型。桥址区地形总体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中部为黔春大沟,为区内地形最低地段。左右两侧为斜坡地形,坡度20°~50°不等。环境地形标高为1078.50~1129.00m,地形高差达50.0m以上。桥址区内未见崩塌、地面塌陷、土洞、液化土体等不利于建筑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虽拟建大桥跨越滑坡、边坡,但已支护处理。6#桥墩位于黔春路西侧滑坡体后沿、7#桥台位于川黔铁路西侧边坡坡顶。各墩台基础以泥岩、泥灰岩和砂岩夹泥岩为持力层。场区为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场地所处环境类别为Ⅱ类湿润、半湿润区,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黔春大沟污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砼中钢筋及钢结构具弱腐蚀性。3技术标准1、道路类别:城市主干路—I级,设计车速:60km/h。2、平曲线:道路中心线位于半径R=1500m的圆曲线上,左幅主桥中心线位于半径R=1510m的圆曲线上,右幅主桥中心线位于半径R=1490m的圆曲线上。3、安全等级:一级,重要性系数1.1;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环境类别为II类。4、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3.5kN/m2。5、桥面纵坡:主桥前半部分的纵坡位于R=30000m的竖曲线上,后半部分的纵坡为3.732%。6、桥面横坡:主桥车行道均为单向1.5%横坡,人行道为单向2%横坡。7、桥宽:主桥分为左、右2幅,单幅桥宽15m=2.5m(人行道)+12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8、桥下净空:黔春路净高≥5m,川黔铁路净高>8米。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按6度设防)。10、河道通航标准:黔春大沟不通航。4结构设计4.1上部结构箱梁0#段长12m(包括6#墩两侧各外伸3m),每个主墩“T”构纵桥向划分为16个对称梁段,边跨现浇段长12.42m。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12m(0#段),6×3.5m,5×4m,5×4.5m,3.0m(合龙段),累计悬臂总长69.5米。1#~16#梁段采用挂篮悬浇施工,悬浇梁段最大控制重量2116KN(1#段),挂篮设计自重800KN。(1)箱梁宽:箱顶宽15.0m,底宽8.0m,悬臂长度3.5m。2(2)箱梁高及梁底变化曲线:箱梁高度(梁高以箱梁中心线计)在主墩与箱梁相接的根部断面梁高为8.0m,现浇段和合拢段梁高均为3.2m。其余梁底下缘按1.5次抛物线变化,变高梁段长度66.5m。(3)顶、底板厚度顶板厚度:除6#墩身范围内的0#梁段为0.5m、5#、7#墩顶梁端支承截面为0.7m外,其余为0.28m。箱梁顶面设单向1.5%的横坡,顶板斜置,底板平置,横坡通过调整左、右侧腹板高度实现。底板厚度:6#墩身范围内的0#梁段为1.2m,合拢段为0.32m,根部至合拢段按1.5次抛物线由1.2m渐变至0.32m,5#、7#墩顶梁端支承截面0.72m,边跨现浇段从0.32m渐变至0.72m,按直线变化。为保持箱内干燥,在箱梁根部区段底板上设直径10cm排水孔。为方便运营期间人员及机具进入箱梁,在7#桥台侧主梁现浇段的底板设直径0.8m的人洞,由于5#主墩较高不在5#主墩侧底板设置人洞。(4)箱梁腹板厚:6#墩身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