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①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纬度③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A.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2.若其它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增大1度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增大B.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都变短C.悉尼垂直于地面物体的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幅度增大D.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减小下面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4、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右图中弧ACB是晨昏线,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据图回答5-7题:5.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点B.从A地点出发沿弧ADB飞到B地点C.从A地点出发沿弧ACB飞到B地点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经北极点,再沿经线向南飞到B地点6.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A.11时B.23时C.17时D.5时7.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A.200S,750WB.200N,1050EC.23026′N,1650ED.6′S,1050E图1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下图1、图2,然后回答8-9题。8.图中A、B、D、E四点白昼最长的是A.A点B.B点C.E点D.D点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23°26′NB.A点位于东半球C.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D.尼罗河进入枯水期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图3),完成10-12题。10.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11.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A.白昼长度B.正午太阳高度角C.大气温度D.降水量12.在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B.塔里木河因引水过度而断流C.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D.亚马孙河航运异常繁忙读经纬网图,回答13-15题13.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A.①线是②线的1/2B.②线比③线长C.③线比④线长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0图314.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15.“”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E点B.G点C.H点D.K点读等高线图(15),完成16--20题。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站在E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B.站在甲地既能观测到乙,又能观测到丙C.从丙处到甲处比到乙容易D.从丙处到甲处大约有50多米远17.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18.E处断崖的相对高度不会低于A150米B250米C300米D100米19.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1:15000000C.1/30000000D.0400800千米20.读(图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该图为等温线图,该地区为盆地B.若该图为等压线图,该地区常出现阴雨天气C.若该图为等高线图,该地区是山地D.若该图为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该地区是山地“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21-24题。21.图中②地形区为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图15图1722.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23.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